一双瞭眼豁春迷,四壁晨光独自题。
山水癖成中散锻,典坟疑似太常泥。
寒生短褐兼云着,病对长镵带月携。
记得少年栽木果,祇今高与丽谯齐。
一双瞭眼豁春迷,四壁晨光独自题。
山水癖成中散锻,典坟疑似太常泥。
寒生短褐兼云着,病对长镵带月携。
记得少年栽木果,祇今高与丽谯齐。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于新春之际,独坐室内,面对四壁晨光,内心思绪万千的情景。诗人以“一双瞭眼豁春迷”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春天的深深感悟。接下来,“四壁晨光独自题”,则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专注,他在晨光中独自思考,笔耕不辍。
“山水癖成中散锻,典坟疑似太常泥。”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兴趣所在——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文献的深入研究。他如同古代隐士中散,痴迷于自然之美;又似太常,沉醉于典籍之中,仿佛与古代的学者融为一体。
“寒生短褐兼云着,病对长镵带月携。”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寒风中穿着简朴的衣物,手持长镵(一种农具),在月光下劳作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他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虽身患疾病,但依然坚持劳动,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记得少年栽木果,祇今高与丽谯齐。”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种下的树木如今已长得高大,与远处的城楼相匹敌,寓意着岁月的流转与成就的累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学问、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