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观过免举赴省》
《送观过免举赴省》全文
宋 / 沈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樽前逢腊近,行李独西征。

事历风霜惯,春回雨露生。

一经家自学,千佛世题名。

昨夜瞻奎宿,寒芒万丈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guānguòmiǎnshěng
sòng / shěnshuō

zūnqiánféngjìnxíng西zhēng

shìfēngshuāngguànchūnhuíshēng

jīngjiāxuéqiānshìmíng

zuózhānkuí宿hánmángwànzhàngmíng

注释
樽:酒杯。
腊:农历十二月。
行李:行装。
西征:向西远行。
事历:经历。
风霜:艰难困苦。
雨露:比喻恩泽或生机。
生:产生。
一经:一部经书。
自学:自我学习。
千佛:众多佛像。
世题名:在世间留下名声。
瞻:仰望。
奎宿:二十八宿之一,象征学问和智慧。
寒芒:寒冷的光芒。
万丈明:极其明亮。
翻译
酒杯前已临近腊月,我独自踏上西行的旅途。
经历风雨霜雪已成常态,春天的到来带来雨露滋润。
从小在家自学经典,曾在佛寺中留下无数题名。
昨晚仰望奎星,那明亮的寒芒照亮了夜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行者在腊月(农历十二月,冬季)时独自西征的景象。开篇“樽前逢腊近,行李独西征”两句,设置了一种孤独旅途的情境,其中“樽前”指的是路边的酒器,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行李独西征”则表明诗人在严冬时节独自踏上征途,显得分外凄凉。

接下来的“事历风霜惯,春回雨露生”两句,则是对长期旅途生活的习以为常和对春天到来后自然界复苏景象的描绘。“事历风霜惯”表明诗人对于经历风霜后的麻木与习惯,而“春回雨露生”则展现了春季万物复苏的美好画面,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更新换代的赞美。

“一经家自学,千佛世题名”两句,可能是在描述诗人的某种精神追求或内心世界。这里的“一经家自学”暗示着个人修行的过程,而“千佛世题名”则是对那种精神成就的赞誉,表明这种修为得到了世人敬仰。

最后,“昨夜瞻奎宿,寒芒万丈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星空的观察和感受。“昨夜瞻奎宿”中,“奎宿”指的是北斗七星之一,诗人在昨晚注视着这颗星辰;“寒芒万丈明”则形容了星光在寒冷夜空中的璀璨夺目,如同剑芒一般坚利而明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

作者介绍

沈说
朝代:宋

龙泉人,字惟肖。能诗。有《庸斋小集》。
猜你喜欢

城中小筑新成夏月馀凉堪贾虽仅容膝亦颇远俗漫裁十律以畅幽襟·其二

楼对南山澹翠微,小轩绕竹更临池。

漫栽松菊开三径,且学鹪鹩寄一枝。

罗雀闲门无燕贺,会心幽兴有鱼知。

问君何物宜清供,茶熟风生月上时。

(0)

和米君梦秋柳诗十二首·其十一

伯劳东去燕西飞。转眼容华有是非。

月浸白门孤枕冷,树迎乌榜几人归。

盈盈波上骄罗袜,脉脉江干换绿衣。

不记别离今近远,请看旧植渐成围。

(0)

和吴允兆秋草诗十二首·其九

风日襄阳破旅愁,大堤碱月竞遨游。

曾依柳幕窥青眼,厌向芦花伴白头。

肠断春光思令节,情连秋水隔芳洲。

行行莫畏逢多露,汉女从来未易求。

(0)

和吴允兆秋草诗十二首·其三

春郊青绿细如丝,还记香车出郭时。

已衬花茵眠醉客,更承琼佩拥歌儿。

芳心岂恃青皇宠,薄命难逢白帝知。

回首旧游欢赏处,疏烟残照总离离。

(0)

忆鹤诗

悔将双羽客,博得一云屏。

罨画摩寒玉,霜衣忆素翎。

高楼中夜起,清唳隔林听。

何事关人意,仙禽旧姓丁。

(0)

乙卯季秋十九日周剑云尹和石周石林载酒集予天坐轩鼓吹乘潮访祁恒季绿水园招祁伊吾同酌弄月江上酣剧而返得二首·其二

明月美清夜,金波拂棹流。

风霜缠急管,天地肃高秋。

向若醉还语,飞仙挟共游。

玉绳低可缀,倩汝暂维舟。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