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从网师得,蒿自麦田求。
斫鲙尝鲜美,调羹烹滑柔。
江南见春物,野次助晨羞。
人各甘香味,鲈莼未易侔。
鱼从网师得,蒿自麦田求。
斫鲙尝鲜美,调羹烹滑柔。
江南见春物,野次助晨羞。
人各甘香味,鲈莼未易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次品尝鲚鱼与蒌蒿时的欣喜之情,以及对江南春日之美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食物的美味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之美。
首句“鱼从网师得,蒿自麦田求”,生动地描绘了鲚鱼和蒌蒿的来源,暗示了食物的新鲜与地道。鲚鱼是通过捕鱼师傅精心捕获的,而蒌蒿则是在麦田边自然生长,两者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接着,“斫鲙尝鲜美,调羹烹滑柔”两句,直接赞美了鲚鱼的鲜美和蒌蒿烹饪后的滑嫩口感。斫鲙,即切鲙,这里指将鲚鱼切成薄片;调羹,即调味汤羹,这里指用蒌蒿烹制的汤羹。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食材的品质和烹饪技艺的高超。
“江南见春物,野次助晨羞”则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美景的喜爱,以及在野外发现美食的惊喜。春日万物复苏,江南的田野充满了生机,这些自然生长的食物成为了清晨餐桌上的佳肴。
最后,“人各甘香味,鲈莼未易侔”一句,以鲈鱼和莼菜作为比较对象,强调了鲚鱼和蒌蒿的独特风味。鲈鱼和莼菜都是江南著名的食材,但诗人认为鲚鱼和蒌蒿的美味难以匹敌,表达了对这两种食材的高度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鲚鱼和蒌蒿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食物的美味,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好事物的追求。
杨子居巷南,闭门绝车马。
种竹不计年,浓深密相亚。
朝回解冠佩,对之极潇洒。
檐端落晴雪,凉籁含深夜。
我时一相过,弦琴坐其下。
得句写琅玕,笑歌倾盏斝。
冰霜叹迟暮,寒暑频代谢。
悠悠十五载,念子知音者。
两京昨暌违,良晤此倾写。
玉堂灯火寒,看竹仍题画。
仆夫促严驾,晓发銮舆先。
避彼鸡鸣道,迂回由东山。
山险历层叠,路狭经万盘。
下山入地底,登高上云端。
俯视蹴飞鸟,仰望扪苍天。
谷崖莽无路,下马相攀缘。
崎岖几回转,犹在数里间。
旌旗蔽云日,剑戟森林峦。
憩阴摘山果,㪺壑漱清泉。
试看荷戈士,飞走轻飙旋。
边关虽迢递,大道亦便便。
既违澹台志,驱驰固宜然。
悠悠日将夕,始及见平川。
未知足力倦,飞骑得前奔。
疾风觉后随,倏忽达军门。
故人喜我至,尊酌且相欢。
愿言励雅操,戮力奉至尊。
但愿师奏凯,辛苦马足论。
白首閒居,冬风冷、偏欺衰老。
晨光动、瀰漫院落,六花飞绕。
坐煖茅柴煨芋栗,老妻孙子围炉好。
更儿曹、腰斧析枯薪,归来早。阶前璐,池边缟。
都总出,天工巧。石山峰、庭下尽成琼岛。
况是太平丰稔瑞,教儿爱护休轻扫。
看园林、一鹤意萧萧,寻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