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短歌寄厉三叶十八七章·其七》
《短歌寄厉三叶十八七章·其七》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有鸟共巢窟,今日西北东南飞。

银河咫尺隔万丈,䍧牱在空云?巇。

绿华朱实不疗饥,鸱鸮掉翼随而欺。

我其翱翔寥廓去汗漫,否或归来故树与子同遨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以鸟儿的迁徙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回归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脆弱。

首先,“有鸟共巢窟,今日西北东南飞”,开篇即以鸟儿的迁徙行为起兴,暗示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鸟儿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象征着人生的旅程和追求。这种自由的迁徙,与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追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接着,“银河咫尺隔万丈,牱在空云?巇”,这里通过对比银河的遥远与近在咫尺的抽象距离,以及空中的云层,营造出一种既渺远又神秘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旅途上所面临的挑战和未知的隐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生命中不可预知性和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绿华朱实不疗饥,鸱鸮掉翼随而欺”,这一句则将自然界的生物关系与人类社会的生存状态相联系。绿华和朱实代表了生命的美好与丰饶,但即使如此,生命依然面临着饥饿和威胁。鸱鸮(猫头鹰)的出现,象征着自然界中的残酷与弱肉强食,同时也暗示了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竞争与压迫。这一对比,凸显了生命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坚韧。

最后,“我其翱翔寥廓去汗漫,否或归来故树与子同遨嬉”,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与回归的向往。翱翔于辽阔的天空,象征着追求心灵的解放和精神的自由;而“否或归来故树与子同遨嬉”则表达了对家庭和故土的眷恋,以及与亲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愿望。这种内心的矛盾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自由与回归的深切渴望。它不仅是一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诗,更是一首富含哲理的人生寓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送黄贲赴渭州机宜

我愧非才敢赠言,告新今幸接英躔。

炎威满路千山去,和气流民百口传。

就捧丝纶天子命,到参帷幄主人贤。

前筹要使边陲静,报德铭功愿两全。

(0)

早夏·其三

十里溪源注北塘,贮成宽碧澹泱泱。

新蒲弱荇参差绿,去鹜来凫断续行。

一缆轻波摇鹢舸,满罾斜日晒鱼梁。

使君思拙无清梦,高柳阴成草自长。

(0)

次韵答致政宫师张相公

早谢枢衡贵,逍遥哂众愚。

乐从黄卷得,游命赤松俱。

风雅樽前事,云山世外娱。

何妨紫虚下,散发伴樵苏。

(0)

甲辰冬雨

凛气回轻燠,凉飙绝怒号。

飞霙难自拆,细雨反如缫。

惠泽非常降,祥编想共褒。

民阎清岁疠,农亩得春膏。

天意虽滂洽,人心尚郁陶。

未逢银瓮出,不见玉楼高。

酒兴来差浅,诗情病少豪。

曾看纷似絮,举白待风骚。

(0)

褫高道中农居

山脚林成簇舍窠,门前流水养嘉禾。

森森松柏围先陇,濈濈牛羊满近坡。

官赋已供馀岁备,村歌无节得天和。

安全尽责廉平吏,三岁齐民更孰过。

(0)

宾雁

候时宾雁觉秋分,便委胡霜溯楚氛。

一片画屏横远岫,几行书字帖轻云。

信通离阔诚虚语,声到英雄似不闻。

莫趁衡阳恋闲暖,南儿矰缴正纷纷。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