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此称醉翁,嗤彼称醒老。
咄哉尘世人,谁识醉乡道。
爱此称醉翁,嗤彼称醒老。
咄哉尘世人,谁识醉乡道。
这首诗通过对比“醉翁”与“醒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观念的反思和对内心自由境界的向往。
首句“爱此称醉翁”,诗人自称为“醉翁”,表达了他对醉态的欣赏和认同,可能暗含着对放纵、自由生活态度的追求。接着,“嗤彼称醒老”,诗人对那些自以为清醒的老者嗤之以鼻,暗示了对传统束缚和保守思想的不满。
“咄哉尘世人,谁识醉乡道。”这两句直抒胸臆,对尘世中的人发出质问,指出他们难以理解或接纳诗人所追求的“醉乡之道”。这里的“醉乡”并非实指饮酒的醉乡,而是象征一种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状态。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真正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世界中束缚和误解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幽默讽刺的手法,揭示了诗人对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与社会普遍观念之间的冲突,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乞巧筵开玉露秋,一钩凉月挂西楼。
人间百巧方无奈,寄语天孙好罢休。
去年湖上雪欺梅。片云开。月飞来。
雪月光中、无处认楼台。
今岁梅开依旧雪,人如月,对花笑,还有谁。
一枝两枝三四蕊。想西湖,今帝里。彩笺烂绮。
孤山外、目断云飞。坐久花寒、香露湿人衣。
谁作叫云横短玉,三弄彻,对东风,和泪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