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带凉风叶互鸣,风随潮汐候时生。
导源甚远纹微起,乘势初来花转轻。
白鹭几枝閒可画,晴山数点晓犹明。
偶来又作诗中计,久矣难成五字城。
秋带凉风叶互鸣,风随潮汐候时生。
导源甚远纹微起,乘势初来花转轻。
白鹭几枝閒可画,晴山数点晓犹明。
偶来又作诗中计,久矣难成五字城。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湖畔的宁静与美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秋风、落叶、潮汐、白鹭、晴山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句“秋带凉风叶互鸣”,以“秋”字开篇,点明季节,接着“凉风”二字描绘了秋季特有的清冷气息,“叶互鸣”则通过拟声词生动地展现了秋叶在微风中的轻轻摇曳和相互摩擦发出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风随潮汐候时生”一句,进一步将自然界的风与潮汐联系起来,暗示了自然界中各种现象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
“导源甚远纹微起,乘势初来花转轻”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湖面的波纹比作远处的源头,形象地描绘了水波从远处缓缓而来,逐渐扩散的动态美。同时,通过“花转轻”这一比喻,巧妙地将湖面上的波纹与花朵的轻盈相联系,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美感。
“白鹭几枝闲可画,晴山数点晓犹明”两句,诗人转向对湖边景物的细致描绘。白鹭在湖边悠闲地站立,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画;而远处的晴山,在晨光的映照下,依然清晰明亮,展现出山色之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景物,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
最后一句“偶来又作诗中计,久矣难成五字城”表达了诗人偶然来到此地,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想要用诗歌来记录这份美好,但长久以来却难以创作出满意的诗句。这既是对自身创作状态的一种自嘲,也是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流露出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湖畔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诗意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佳作。
金船载山知有无,大千浮空佛所书。
何人夜继海山臂,一手挈置西南隅。
白虹发晴涪水现,翠凤下晓巴山趋。
亮哉何邦实有此,但恐□舞皆凡姝。
已从上头收浩荡,更著幽处藏萦纡。
冯仙观中柏摩月,静老岩下泉跳珠。
霜荷千树小雨暗,野竹万个秋风□。
石囷□不了岁事,丹灶肯为凡人炉。
惜无数桃出山崦,来藉芳草开春壶。
从来山僧野道士。
畏客誓不荒榛芜。
问谁结屋据雄会,邑中令君秦大夫。
此郎平生眼如鹘,视此亦足知远园。
挽衣留客来置酒,要看碧浪摧天吴。
我亦为渠脚力轻,拄杖插到青云孤。
酒酣抚槛叫落日,共闵此世真区区。
真须举臂游汗漫,莫向人间堕履凫。
《龙多仙》【宋·刘望之】金船载山知有无,大千浮空佛所书。何人夜继海山臂,一手挈置西南隅。白虹发晴涪水现,翠凤下晓巴山趋。亮哉何邦实有此,但恐□舞皆凡姝。已从上头收浩荡,更著幽处藏萦纡。冯仙观中柏摩月,静老岩下泉跳珠。霜荷千树小雨暗,野竹万个秋风□。石囷□不了岁事,丹灶肯为凡人炉。惜无数桃出山崦,来藉芳草开春壶。从来山僧野道士。畏客誓不荒榛芜。问谁结屋据雄会,邑中令君秦大夫。此郎平生眼如鹘,视此亦足知远园。挽衣留客来置酒,要看碧浪摧天吴。我亦为渠脚力轻,拄杖插到青云孤。酒酣抚槛叫落日,共闵此世真区区。真须举臂游汗漫,莫向人间堕履凫。
https://shici.929r.com/shici/HZaP5bk61.html
脸霞红印枕。
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
屏间麝煤冷。
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
堂深昼永。
燕交飞、风帘露井。
恨无人,与说相思,近日带围宽尽。
重省。
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
阳台路迥。
云雨梦,便无准。
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却把心期细问。
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黄橙紫蟹,映金壶潋滟,新醅浮绿。
共赏西楼今夜月,极目云无一粟。
挥麈高谈,倚栏长啸,下视鳞鳞屋。
轰然何处,瑞龙声喷蕲竹。
何况露白风清,银河澈汉,仿佛如悬瀑。
此景古今如有价,岂惜明珠千斛。
灏气盈襟,冷风入袖,只欲骑鸿鹄。
广寒宫殿,看人颜似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