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久思题松路仙岩王蒙所作之长歌,意有弗快把笔欲吟行复舍。
试语巧迟拙速论诗流,应有闻之掉头长笑者。
是时快雨初霁长烟收,值我香山偶消夏。
画耶境耶两适合,况当勤政召对之馀几务寡。
日中必熭操刀割,时不可失兴会惹。
反愁浑浑浩浩难为拈,亦惟就其所具天然丘壑一粗写。
岭虽险而可登,磴纵窄而堪下。
峭笋天齐,飞流珠泻。古木怪石,支撑厏厊。
翔雁阁于木末,知谁悟乎般若。
荡扁舟于溪滨,又谁钓竿之独把。
曾青相蔽亏,纷不辨梧槚。
更爱閒閒结茅屋,高僧仿佛东林社。
雄乎博乎钤山堂之旧物,而画禅室所藏也。
我久思题松路仙岩王蒙所作之长歌,意有弗快把笔欲吟行复舍。
试语巧迟拙速论诗流,应有闻之掉头长笑者。
是时快雨初霁长烟收,值我香山偶消夏。
画耶境耶两适合,况当勤政召对之馀几务寡。
日中必熭操刀割,时不可失兴会惹。
反愁浑浑浩浩难为拈,亦惟就其所具天然丘壑一粗写。
岭虽险而可登,磴纵窄而堪下。
峭笋天齐,飞流珠泻。古木怪石,支撑厏厊。
翔雁阁于木末,知谁悟乎般若。
荡扁舟于溪滨,又谁钓竿之独把。
曾青相蔽亏,纷不辨梧槚。
更爱閒閒结茅屋,高僧仿佛东林社。
雄乎博乎钤山堂之旧物,而画禅室所藏也。
此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松路仙岩歌题王蒙所画》。诗中描绘了松路仙岩的壮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和谐交融。
诗开篇即以“我久思题松路仙岩”引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松路仙岩美景的向往之情。接着,诗人以“王蒙所作之长歌”点明了画作的创作者和作品形式,暗示了画中蕴含的深邃意境。诗人在此处表达了自己对创作的犹豫与期待,以及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
随后,诗人描绘了雨后初晴、烟雾散去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他将眼前的景致与香山消夏的悠闲时光相结合,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宁静与和谐。诗人巧妙地将画作中的“画”与“境”融为一体,强调了自然与艺术的完美契合。
在描述松路仙岩的具体景致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峭笋天齐,飞流珠泻”,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挺拔与瀑布的壮观;“古木怪石,支撑厏厏”则展现了自然界的原始与坚韧。诗人还借“翔雁阁于木末”、“荡扁舟于溪滨”的场景,寄托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最后,诗人提到了“曾青相蔽亏,纷不辨梧槚”,通过对比不同植物的遮掩,表达了对自然多样性的赞美。同时,诗人对“闲閒结茅屋,高僧仿佛东林社”的描绘,既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推崇。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松路仙岩的自然风光,还融入了诗人对艺术、自然、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