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游秦望山歌送客归越中》
《梦游秦望山歌送客归越中》全文
明 / 贝琼   形式: 古风

秦望何崔嵬,削如青莲开。

下临七十二湖之浩荡,上接三十六洞之萦回。

梦中夜渡浙江水,轻如鹤背乘风来。

欲求轩辕上天处,白云尚锁烧丹台。

徒知有弱水,安可睹蓬莱。

但闻松声万壑兮,夹飞湍之喧豗。

赤日惨淡而无色,复殷殷之雄雷。

踰千盘兮历百折,香炉玉笥左右列。

山中二女问何迟,桃花落尽燕支雪。

金鸡三叫失所在,惟想参差白银之观阙。

龙绡寄别泪,三载犹未灭。

有美一人兮佩珊珊,昨游吴门复东还。

余愿从而上下兮,叫安期于云间。

回首隔千里,可望不可攀。

(0)
鉴赏

这首《梦游秦望山歌送客归越中》由明代诗人贝琼所作,以梦境为引,描绘了秦望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

首先,诗人以“秦望何崔嵬,削如青莲开”开篇,将秦望山比作削尖的莲花,形象地展现了其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接着,“下临七十二湖之浩荡,上接三十六洞之萦回”,进一步描绘了秦望山周围湖光山色的广阔与连绵,以及其与天空的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梦中夜渡浙江水,轻如鹤背乘风来”一句,通过梦境中的场景转换,将读者带入一个轻盈飘逸的世界,仿佛置身于仙鹤背上,随风而行,体验了一次梦幻般的旅程。

随后,“欲求轩辕上天处,白云尚锁烧丹台”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追求长生不老的向往,以及对仙境的渴望。然而,“徒知有弱水,安可睹蓬莱”则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表达了对理想境界难以触及的无奈与感慨。

“但闻松声万壑兮,夹飞湍之喧豗。赤日惨淡而无色,复殷殷之雄雷”描绘了山中自然界的壮丽景象,松涛阵阵,水流湍急,阳光黯淡,雷声轰鸣,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踰千盘兮历百折,香炉玉笥左右列”则描述了登山过程的艰难与曲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秦望山独特景观的赞叹。

“山中二女问何迟,桃花落尽燕支雪”这一句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似乎在讲述一段关于山中仙女的故事,桃花凋零,雪花纷飞,增添了几分诗意与遐想。

“金鸡三叫失所在,惟想参差白银之观阙”表达了诗人对某种神秘力量或象征的追寻,金鸡三声之后,一切似乎都变得模糊不清,只能想象那座由白银构成的宫殿。

“龙绡寄别泪,三载犹未灭”则通过龙绡(一种传说中的丝织品)和别泪,表达了离别的哀伤与思念之情,这份情感跨越了时间的界限,依然鲜活。

最后,“有美一人兮佩珊珊,昨游吴门复东还。余愿从而上下兮,叫安期于云间”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希望与某位美好的人物一同探索未知,甚至呼唤传说中的仙人安期。

“回首隔千里,可望不可攀”则以一种无奈的语气结束了这段旅程的叙述,虽然心中充满向往,但现实的距离却让人无法触及,留下了一丝遗憾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秦望山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介绍

贝琼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嘉兴拜先师吕文懿公冢以陈无已丘园无起日江汉有东流诗韵敬赋十首·其四

鹤发太夫人,见我动容喜。

再拜升高堂,怀贤不能起。

(0)

调巡抚宣府张养正都宪

烽火中宵澈塞明,晓提精骑出严城。

黄云白草刘家砦,从此边人不敢行。

(0)

题碧桃便面

省识春风面,何因出镜中。

暗香吹不断,掌上舞回风。

(0)

追和江东之学士留寓南京上新河徐氏园亭之作·其三

明月几回团,幽居体自宽。

绿醅时解困,白苧晚生寒。

唤客弹棋子,看人把钓竿。

年来通禁籍,回首忆清欢。

(0)

闻陈白沙先生讣·其二

尧夫情性林宗行,薄世之师天吝之。

此老不亡名自在,斯文欲铸我何为。

天长岭海无从涕,地老台山有道碑。

拟把瓣香身莫达,绋前空寄助劳辞。

(0)

送梁道夫还琼州

琼岛迢迢候老翁,深怀秖博两宵同。

片帆南浦草仍雨,斗酒长亭花又风。

话俗灯前南海近,思亲梦里北堂空。

情知此别难书问,止到衡阳已断鸿。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