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散木韵·其三》
《再和散木韵·其三》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颠毛老去休,拟伴赤松游。

尽室营新麓,全身观古丘。

云峦閒品藻,花月小阳秋。

欲作天台讯,东阳有便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再和散木韵(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年岁渐长,决定追随古代隐士赤松子的脚步,与家人一同迁居山林,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

首句“颠毛老去休”,点明诗人已至暮年,白发苍苍,不再年轻。接着“拟伴赤松游”一句,表达了诗人向往古代隐士的生活,希望像赤松子一样,过上自由自在、远离世俗的生活。

“尽室营新麓,全身观古丘。”描述了诗人与家人一起在山麓建造新居,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之中,体验古人的生活。这里“新麓”和“古丘”分别代表新的生活环境和古老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传统生活的向往。

“云峦閒品藻,花月小阳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的自然美景。云雾缭绕的山峦,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花开花落,月圆月缺,四季更迭,都充满了诗意。这里的“品藻”指的是欣赏、品味,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最后,“欲作天台讯,东阳有便舟。”表达了诗人想要前往天台山探访,寻找更多的灵感和智慧。天台山在中国佛教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诗人希望通过这次旅行,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提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充满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句·其三

上饶多胜景,樽酒不应空。

(0)

句·其五

古来重九皆如此,无复龙山剧孟嘉。

(0)

庆清朝.上楼大参十一月十五

天启重光,地钟上瑞,有人起自东山。

当年谢傅,几曾鹤发貂冠。

不似文章隽老,重来鸣步斗枢间。

洪钧转,五原草绿,太白兵闲。

运庆今朝初度,正日添纹线,月挂冰盘。

恩重御壶宣劝,喜溢天颜。

听取沙堤好语,金科红篆押千官。

春长在,调元鼎里,不假还丹。

(0)

句·其二

门无车马地无尘,只有青山是四邻。

(0)

递中得先之兄书取邕钦宜柳归约十二月到此年节已近未闻来朝寄奉·其二

远宦良多感,新来更可悲。

春随斗柄动,人自海边归。

仆马疲劳甚,郊原雨水时。

经旬不得信,凭槛又吟诗。

(0)

挽上官文季直二首·其一

踪迹半天下,声名落士林。

搢绅争汲引,岁月漫侵寻。

后辈尊时尚,斯人竟陆沉。

只言馀庆在,子舍日骎骎。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