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冰无真坚,霜叶失故绿。
鴳疑鹏万里,蚿笑夔一足。
二豪争攘袂,先生一捧腹。
明镜既无台,净瓶何用蹙。
盆山不可隐,画马无由牧。
聊将置庭宇,何必弃沟渎。
焚宝真爱宝,碎玉未忘玉。
久知公子贤,出语耆年伏。
欲观转物妙,故以求马卜。
维摩既复舍,天女还相逐。
授之无尽灯,照此久幽谷。
定心无一物,法乐胜五欲。
三峨吾乡里,万马君部曲。
卧云行归休,破贼见神速。
春冰无真坚,霜叶失故绿。
鴳疑鹏万里,蚿笑夔一足。
二豪争攘袂,先生一捧腹。
明镜既无台,净瓶何用蹙。
盆山不可隐,画马无由牧。
聊将置庭宇,何必弃沟渎。
焚宝真爱宝,碎玉未忘玉。
久知公子贤,出语耆年伏。
欲观转物妙,故以求马卜。
维摩既复舍,天女还相逐。
授之无尽灯,照此久幽谷。
定心无一物,法乐胜五欲。
三峨吾乡里,万马君部曲。
卧云行归休,破贼见神速。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对人生、物欲的看破与超越。开篇“春冰无真坚,霜叶失故绿”描绘出自然界中事物的无常与变迁,引出作者对于世间万物都难以持久的感慨。
接下来的“鴳疑鹏万里,蚿笑夔一足”则是通过神话传说中的生物形象,表现了对高远志向和满足现状之间矛盾的心理状态。紧接着,“二豪争攘袂,先生一捧腹”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明镜既无台,净瓶何用蹙”、“盆山不可隐,画马无由牧”则是通过对比实物与虚幻,强调了对物质追求的反思。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和读者,不必过于执着于外在的装饰与拥有。
“焚宝真爱宝,碎玉未忘玉”表达了一种对待物的态度,即便是珍贵之物被毁,也不失其本质价值。紧接着,“久知公子贤,出语耆年伏”则是赞美某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其智慧和言论令人敬佩。
“欲观转物妙,故以求马卜”则是一种对宇宙万象、自然规律的探索与向往。接着,“维摩既复舍,天女还相逐”、“授之无尽灯,照此久幽谷”则是借用佛教典故,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内在光明的心灵追求。
“定心无一物,法乐胜五欲”直接表述了作者对于修行与自我控制的重视,以及对精神快乐的追求超过了对外界欲望的满足。最后,“三峨吾乡里,万马君部曲”、“卧云行归休,破贼见神速”则是诗人对于家乡的向往和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驰的心灵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思想与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