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然和尚七十颂》
《天然和尚七十颂》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古风

拙哉大挠作甲子,不识太初与无始。

却教三万六千日,忙杀山僧希作佛。

岂知贤圣中所存,一朝坐老天地根。

七十年前无此人,众人道假我道真。

七十年后称寿者,众人道真我道假。

真假两不知,请问天人师。

今夕雷峰好轮月,不异匡庐夜静时。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时间、生命、真理与认知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中提到的大挠作甲子,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循环,而“不识太初与无始”则表达了对宇宙起源的追问。接着,“却教三万六千日,忙杀山僧希作佛”,通过夸张的手法,讽刺了人们在追求成佛道路上的忙碌与执着,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岂知贤圣中所存,一朝坐老天地根”一句,揭示了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往往隐藏于日常之中,而非外在的神迹或超自然现象。通过对比“七十年前无此人”与“众人道假我道真”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世事无常、认知相对性的深刻洞察,指出人们对真理的认知并非永恒不变,而是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七十年后称寿者,众人道真我道假”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认知的相对性和主观性,暗示了真理的相对性和个体经验的重要性。最后,“真假两不知,请问天人师”表达了对更高智慧的渴望,即寻求超越个体认知局限的答案。

“今夕雷峰好轮月,不异匡庐夜静时”以美丽的自然景象作为结尾,寓意着无论是在雷峰塔还是庐山,自然之美都是恒久不变的,以此暗示了内在精神世界的稳定与永恒,与外部世界的变化形成对比,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探讨了时间、生命、真理与认知的深层问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和真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体认知局限性的反思。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句·其三

江湖多少盟鸥地,莫近平津阁畔行。

(0)

句·其十

碧云谩有三年信,明月空为两地愁。

(0)

句·其六

归从鹤翘六六间。

(0)

省舍晚景

日稷城阴生,尘露稍云歇。

密树抱烟沈,高禽映天没。

外物既不扰,清机亦徐发。

何意羲皇风,吹我襟袖末。

少驻北堂陲,娟娟待明月。

(0)

迎春曲三阕·其一

青陆斗杓回,河内动新灰。

冰际绡纹绽,云边鹤影来。

汉宫行庆罢,花树剪刀催。

(0)

寒夜与伯氏晏坐

对拥圆炉坐,萧然念变衰。

树鸣馀叶乱,灯战暗花危。

樽酒伯仲雅,园荆兄弟枝。

陶陶且相乐,低月半遥帷。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