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桃坞鹅鸭,春老不画风烟。
看取团团璧月,中吞万里江天。
惠崇桃坞鹅鸭,春老不画风烟。
看取团团璧月,中吞万里江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作品,名为《题惠崇小景扇(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和无限留恋之情。
“惠崇桃坞鹅鸭”,这里的“惠崇”应是指某个地方或园林的名字,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尊崇。“桃坞”即桃花盛开的小丘,“鹅鸭”则是池塘中的水鸟。诗人用这一句点出了春天景象的生动画面,同时也通过“惠崇”的特殊名称,给人以亲切和温暖的感觉。
“春老不画风烟”,这里的“春老”意指春光已老,即春季即将结束。“不画风烟”则表达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之情,不愿看到它随风烟而逝去。诗人通过这一句,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不能长久的哀愁。
“看取团团璧月”,这里的“团团”形容明亮圆润之意,“璧月”则是指如玉璧般的满月。诗人通过这一句,描绘了夜晚明月当空的壮丽景色。
“中吞万里江天”,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赏月时心旷神怡,感觉自己的精神似乎融入到了那广阔无垠的江天之中。这里的“中吞”意指心灵深处的感受和领悟,“万里江天”则是对壮丽景色的一种理想化表达。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绘,传递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留恋,以及内心深处的感慨和情感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