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游通波亭》
《重游通波亭》全文
唐 / 薛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十年抛掷故园花,最忆红桃竹外斜。

此日郊亭心乍喜,败榆芳草似还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òngyóutōngtíng
táng / xuēnéng

shíniánpāozhìyuánhuāzuìhóngtáozhúwàixié

jiāotíngxīnzhàbàifāngcǎoháijiā

翻译
十年离乡,忘却了故乡的花朵,特别是那红桃在竹林外斜照时的景象。
今日来到郊外亭子,心中忽然涌起欣喜,看到枯败的榆树和茂盛的芳草,仿佛又回到了家乡。
注释
十年:过去的十年。
抛掷:遗忘。
故园:故乡。
花:花朵。
红桃:红色的桃花。
竹外:竹林之外。
此日:这一天。
郊亭:郊外的亭子。
心乍喜:心中突然感到欢喜。
败榆:枯败的榆树。
芳草:茂盛的青草。
似还家:仿佛回到家中。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乡愁和对自然美景感怀的诗句。开篇"十年抛掷故园花",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特别是那熟悉而又美好的园中之花已经被时光抛弃了十载。这不仅是一种时间的流逝,也是记忆的淡化,但依然难以忘怀。

"最忆红桃竹外斜"则具体指出了诗人心中最难忘怀的是那垂挂在竹外的红色桃子。这里的"斜"字形容了桃子的姿态,既描绘出自然之美,也显现了诗人的情感倾向。这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怀念。

接下来的"此日郊亭心乍喜"表达了一种突然而至的情感变化。"郊亭"通常指的是郊外的亭子,是一处可以欣赏风景的地方。在这里,诗人因为某种原因,心中涌现出一种喜悦之情,这种喜悦可能与下文所描述的景象有关。

最后"败榆芳草似还家"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败榆"指的是枯萎的榛树,而"芳草"则是充满芬芳的野草。在这里,这些自然景物让诗人感觉仿佛回到了家中,获得了一种归属感。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安顿。总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对故园之花、红桃以及郊外风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深挚的情感与乡愁。

作者介绍
薛能

薛能
朝代:唐   字:太拙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生辰:817-880年

薛能(817-880年),字太拙,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人。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薛能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猜你喜欢

寄刘彦基同知五绝·其四

先生于我义如山,杯酒相逢适意间。

日晚江城多难后,一官却羡治中閒。

(0)

寄刘彦基同知五绝·其一

洪州别驾久相违,骥足迟迟三月归。

应被长干儿女笑,春风不试绣罗衣。

(0)

高兴

湖海生平气,飘飘薄五陵。

年华双短鬓,夜思一孤灯。

多病惭庄舄,相知忆李膺。

星槎如可待,高兴有时乘。

(0)

过皖城吊青阳先生

维舟大江浒,揽梯登兹城。

哲人不复见,黄鸟悲且鸣。

高山尚岩岩,梁木何其倾。

忽逄旧耆老,向我宣忠贞。

明公宿有誓,慷慨存遗铭。

死即为厉鬼,生当殄长鲸。

应敌既神武,百战纵以横。

精诚贯白日,天子无援兵。

岁久矢石竭,捐躯全令名。

(0)

九月二日见菊蕊尚青偶赋

野杖闲行过短篱,叶间青蕊尚开迟。

年年九日龙山会,恨杀黄花未满枝。

(0)

秋日郊行

独扶残醉出江城,原野西风万叶声。

日暮关河似秋水,萧萧鸿雁不胜情。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