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桃源路,渔樵只浪猜。
巢居同幻住,峰影逼飞来。
乌几云流湿,黄庭风展开。
彼将身隐矣,吾岂避秦哉。
窈窕桃源路,渔樵只浪猜。
巢居同幻住,峰影逼飞来。
乌几云流湿,黄庭风展开。
彼将身隐矣,吾岂避秦哉。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岣嵝山居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幽深而宁静的山居图景。"窈窕桃源路"以桃花源般的隐秘小径起笔,暗示了山居之地的世外桃源般超然与宁静。"渔樵只浪猜"则写出外界之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猜测和向往,渔夫和樵夫或许难以理解山居者的真正生活状态。
"巢居同幻住"运用了道教的寓言,比喻山居者如同鸟儿筑巢般自在地隐居,仿佛在虚幻中居住,强调了内心的超脱与自由。"峰影逼飞来"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深远和自然之美,仿佛连峰峦都似乎要靠近这隐居之所。
"乌几云流湿,黄庭风展开"通过乌木几案被云雾润湿和清风轻轻吹开黄庭经(道家经典)的细节,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道家修行的气息。最后两句"彼将身隐矣,吾岂避秦哉"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坚定选择,以及对纷扰世事的淡然态度,即使面对如秦朝那样的动荡,也无意逃避,选择了自我隐遁的生活方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借渔樵生活和道教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坚守,以及对世事变迁的超然态度。
城中无停轮,郭外杂尘鞅。
幽人眷丘壑,夸士隘天壤。
薄怀随所之,托足堪俯仰。
佳辰值休沐,良朋洽心赏。
间从湖上行,披襟觉虚敞。
纤茸青始齐,柔条绿初长。
群山净如拭,一水平于掌。
微风动涟漪,轻云散高朗。
徙倚自成趣,跻攀亦欣往。
岂以鱼鸟留,不作烟霞想。
悠然憺忘归,浩歌曳馀响。
因怀川上游,狂简真吾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