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讼沉冤,有子不辞三刖足;
九重褒大节,先生应为一开颜。
十载讼沉冤,有子不辞三刖足;
九重褒大节,先生应为一开颜。
这首诗是对沈耀鋆先生的颂扬,通过“十载讼沉冤”这一句,展现了沈耀鋆先生在历经十年的冤屈后,依然坚持正义,不畏强权,其精神之坚韧令人敬佩。接着,“有子不辞三刖足”,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沈耀鋆先生为了伸张正义,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和勇气。这种不惜牺牲的精神,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后两句“九重褒大节,先生应为一开颜”,则进一步赞扬了朝廷对沈耀鋆先生大节不亏的表彰,暗示了沈耀鋆先生最终得到了公正的评价和认可。这里的“九重”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形容朝廷的权威和尊严,同时也象征着沈耀鋆先生的功绩得到了最高层的认可。最后一句“先生应为一开颜”,表达了对沈耀鋆先生的祝福和肯定,希望他能够因为自己的正义之举而感到欣慰和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沈耀鋆先生事迹的描述和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正义与公理的追求和尊重。
始离浔阳郭,言向名山行。
逶迤陟泉坂,潦越瞰江城。
匡庐望犹远,四山已纵横。
顾指心目豁,披拂襟袖清。
岩长密林亘,天肃高霞晴。
阳崖翠叶暗,阴壑丹树明。
绝石路始转,入谷身已轻。
奔涧互流响,栖禽挟鸣声。
幽趣昔所惬,放旷从此生。
宿痾真可捐,俗累岂我撄。
誓当卜田舍,将毋来玉京。
游岳挈禽庆,敕家疑向平,踟蹰待婚嫁,岂非儿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