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时桐树叶幢幢,风动书签月浸窗。
重到已为人剪伐,一阶残雪吠惊厖。
春时桐树叶幢幢,风动书签月浸窗。
重到已为人剪伐,一阶残雪吠惊厖。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戏题桐窗》描绘了一幅春天夜晚的静谧画面。首句“春时桐树叶幢幢”,通过“幢幢”二字,形象地写出春天桐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样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氛围。次句“风动书签月浸窗”,进一步描绘了夜风轻拂,书签随着风声摇动,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的景象,显得清幽而书香四溢。
然而,诗的后两句转向了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重到已为人剪伐,一阶残雪吠惊尨。”诗人回到旧地,发现曾经繁茂的桐树已被他人砍伐,只剩下一阶残雪,这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同时,远处狗吠声的突然响起,更增添了寂寥与孤独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桐窗的景色,借景抒怀,寓含着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深沉感慨。
浩浩此江流,万古争日夜。
我来独非时,但见寒光射。
雪埋高岸头,沙涨层冰下。
顿辔驽马奔,杖策车轮过。
自昔戒垂堂,况复骑衡坐。
来者纵莫欺,履薄还愁破。
东行出塞垣,百川此为大。
千山更临江,崩奔争一罅。
虎踞与龙蟠,形势良非假。
莫漫数金陵,渤海亦其亚。
冷清清地,便逢欢、也则不情不绪。
况是宵长孤枕侧,挨得几番秋雨。
兰炷微沉,桃笙半叠,送尽炉烟缕。
香浓醉薄,此愁何减羁旅。
不过絮断柔肠,乱蛩枉却,费许多言语。
二十五声清漏永,尽够滴残双箸。
翠湿云鬟,凉侵玉腕,那复催砧杵。
由他梦醒,别来和梦难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