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惊摇落渭城边,怅望遥堤绝可怜。
病叶几能禁骤雨,柔条犹自锁寒烟。
从教歌院频翻谱,忍见邮亭更折鞭。
凄断新霜板桥曲,衰荷相伴晓风天。
俄惊摇落渭城边,怅望遥堤绝可怜。
病叶几能禁骤雨,柔条犹自锁寒烟。
从教歌院频翻谱,忍见邮亭更折鞭。
凄断新霜板桥曲,衰荷相伴晓风天。
这首《秋柳》描绘了深秋时节柳树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伤感。
首句“俄惊摇落渭城边”,以渭城为背景,描绘出秋风乍起,柳叶飘零的场景,一个“俄”字,生动地表现了季节变换之迅速,给人以时间紧迫、时光易逝的感觉。
“怅望遥堤绝可怜”一句,通过“怅望”二字,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深深感慨和惋惜之情。“遥堤”则暗示了空间的辽阔与孤独,使得这份情感更加深沉。
“病叶几能禁骤雨,柔条犹自锁寒烟”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柳树赋予了生命,使其成为具有情感的主体。病叶在骤雨中挣扎,柔条在寒烟中凝固,形象地展现了秋柳在恶劣环境下的坚韧与无奈。
“从教歌院频翻谱,忍见邮亭更折鞭”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歌院频繁翻谱,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邮亭折鞭,则是对于离别与远行的无奈与不舍。这两句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凄断新霜板桥曲,衰荷相伴晓风天”两句,以凄凉的霜天、板桥和衰败的荷花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孤寂、悲凉的氛围。新霜、板桥、晓风、衰荷,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深秋的典型画面,强化了诗歌的情感色彩,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萧瑟的秋景之中,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整体而言,《秋柳》通过对秋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哀愁,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问南湖湖畔,渔隐话,几人传。
有拾得诗成,僧伽伴在,一味诗禅。
炉烟夜深香烬,恰十分秋月定光圆。
影事琼楼玉宇,归心下噀斜川。词笺写了又重看。
渺渺义熙年。道菊是渊明,渊明是菊,形影神全。
觥船。夕阳一棹,唤林翁相约酌寒泉。
郁郁门前五柳,不曾摇落江干。
数声怨笛。又无端唤我,来寻陈迹。
点点峭帆,半带残阳下荒驿。
幽壑潜蛟自舞,浑怒卷、银涛千尺。
甚绝磴、一线侵云,犹有晚樵识。归客。正恻恻。
数断角剩烽,总是离索。俊游记得。
春草如烟上吟屐。
茸帽西风渐暝,空望极、危岑寒碧。
算旧日、携酒处,去潮更急。
草瘦芳心,柳迷倦眼,回首佳人迟暮。
一片愁魂,还被水云留住。
思故国、不隔西风,奈离绪、尚萦南浦。
最怜他、松柏同心,往来寂寞钿车路。
清秋江上望远,只恐回帆浪急,公今无渡。
雾失峰青,憔悴镜中眉妩。
垂翠箔、人忆当年,倚簟床、梦醒何处。
恁禁得、弹冷筝丝,潇湘和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