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与云浮,平看洱水流。
相邀二嘉客,来泛一仙舟。
烽火堪愁思,烟波几浪游。
望乡因叹逝,陈迹已先秋。
高阁与云浮,平看洱水流。
相邀二嘉客,来泛一仙舟。
烽火堪愁思,烟波几浪游。
望乡因叹逝,陈迹已先秋。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上日落图景,诗人与友人共登浩然阁,俯瞰洱水,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阁楼仿佛与云齐平,视野开阔,洱水在脚下缓缓流淌,景色宜人。诗人邀请了两位好友一同泛舟湖上,体验这份超凡脱俗的乐趣。
然而,美景之中亦有忧愁。诗人提到烽火,暗示着战争的阴影,让人不禁心生忧虑。烟波浩渺,浪花翻滚,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和世事的无常。诗人望向远方,不禁感叹时光流逝,故乡似乎已在秋风中远去,留下的是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考。通过与友人的相聚和对过往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春风无检束。放倡条冶叶,恣情丹绿。□莺喧燕宿。
似东邻北里,都无贞淑。高情恨蹙。
叹何时、重见桂菊。
又谁知、天上黄姑,扫尽晚春馀俗。幽独。
铅华不御,翡翠帷深,郁金裙蔌。长眉瞭目。
嫣然态,倚修竹。
纵青门瓜美,江陵橘老,怎比无穷剩馥。
最难禁、扇底横枝,恼人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