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老心还拙,衰年鬓复斑。
文章身后事,丘垄梦中山。
遂欲东浮海,不然西出关。
桃源如可问,但去莫须还。
穷老心还拙,衰年鬓复斑。
文章身后事,丘垄梦中山。
遂欲东浮海,不然西出关。
桃源如可问,但去莫须还。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翃所作的《自感》。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感慨与对身后之事的淡然态度。
首句“穷老心还拙”,描绘了诗人晚年的心境,虽已年老力衰,但仍保持着一种质朴、不矫饰的态度。接着,“衰年鬓复斑”一句,通过描写鬓发斑白的外在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衰老。
“文章身后事,丘垄梦中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个人作品和名声的淡泊态度。他认为,文章和名声不过是身后的事物,最终会被遗忘,如同丘陵上的山川一样,只能在梦中追寻。这种超脱世俗、淡看名利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遂欲东浮海,不然西出关。”诗人表达了想要追求自由、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无论是向东航行至大海彼岸,还是向西穿越关隘,都象征着对新生活、新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最后,“桃源如可问,但去莫须还。”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或避世桃源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逃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
未有干戈地,能令栋宇全。
乾坤馀壮观,荆楚郁山川。
鹤唳寥天迥,江深禹庙前。
舟樯控南北,节镇此旬宣。
令尹乘时暇,使君同祖筵。
炎蒸飘不到,虚爽境何偏。
乃继登临迹,空怀作者贤。
风烟一回首,今古共凄然。
握手将安适,经秋未拟旋。
迢迢沙际月,遥忆桂阳船。
言访羊裘隐,荒台迹宛然。
岩崖祠屋缀,天汉客星悬。
伊昔风云感,丘园束帛戋。
神龙不可系,造化独深全。
去矣孤踪邈,怀哉大泽偏。
钓竿何袅袅,石濑故溅溅。
郡以高名著,山依汗简传。
馀风犹激懦,圣代更招贤。
圭组谁怜辱,襟期本尚玄。
终焉赴空谷,寤寐白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