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种柳成门巷,几处看花到子孙。
且尽山斋一杯酒,此君相对已忘言。
何人种柳成门巷,几处看花到子孙。
且尽山斋一杯酒,此君相对已忘言。
这首诗描绘了柳树与花在门巷和子孙间的生长,营造出一种自然与时间流转的和谐画面。诗人通过“何人种柳成门巷,几处看花到子孙。”这两句,巧妙地将历史的延续性和生命的传承性融入其中,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悠长与生命的绵延。
接着,“且尽山斋一杯酒”一句,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闲适与自在,似乎在这一刻,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只剩下与自然的对话和内心的宁静。而“此君相对已忘言”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诗人与自然界的柳树仿佛达到了心灵的共鸣,无需言语,彼此之间已经心意相通,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一点栏江石,几叶趁潮船。
当年载酒曾到,却又景重看。
呼起寺中佛印,唤起墓中郭璞,今夜好评诠。
注水宁因葬,烧肉是何禅。笑人痴,空说法,浪谈玄。
为仙为佛总非,名异不堪传。
多少菟裘安稳,多少闭门枯诵,寂寂夜台寒。
试问滔滔者。天下尽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