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京口》
《水调歌头.京口》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一点栏江石,几叶趁潮船。

当年载酒曾到,却又景重看。

呼起寺中佛印,唤起墓中郭璞,今夜好评诠。

注水宁因葬,烧肉是何禅。笑人痴,空说法,浪谈玄。

为仙为佛总非,名异不堪传。

多少菟裘安稳,多少闭门枯诵,寂寂夜台寒。

试问滔滔者。天下尽皆然。

(0)
鉴赏

此诗《水调歌头·京口》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全诗借景抒情,寓言哲理,描绘了一幅充满深意的画面。

“一点栏江石,几叶趁潮船。” 开篇以简练之笔勾勒出一幅江面景象,栏江石与趁潮船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也预示着人生的起伏不定。

“当年载酒曾到,却又景重看。” 这两句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眼前景色的重新审视,蕴含了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呼起寺中佛印,唤起墓中郭璞,今夜好评诠。” 诗人借助佛教和道家的典故,将历史人物与自己联系起来,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人生的意义,体现了对智慧与道德的追求。

“注水宁因葬,烧肉是何禅。” 这两句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申出对生死、因果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追问。

“笑人痴,空说法,浪谈玄。” 诗人对世人的行为进行了反思,认为许多言论和行为都是徒劳无益的,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为仙为佛总非,名异不堪传。” 这两句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理想境界的否定态度,认为真正的智慧不应被表面的名号所束缚。

“多少菟裘安稳,多少闭门枯诵,寂寂夜台寒。” 这几句描绘了不同生活方式的对比,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知识的积累,以及对死亡的冷静面对。

“试问滔滔者。天下尽皆然。” 最后两句以提问的方式,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们都在追求各自的生活方式,但最终都逃不过生命的规律。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生活琐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智慧、道德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寻。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与韩抚干大伦八首·其六

思君风度心如结,何日从容迭献酬。

凉入郊墟能过我,奉陪童育两山游。

(0)

郑惠叔阁学守建宁三首·其三

公乎斯文宗,学者仰泰北。

而我幸姻娅,心切迹每梏。

龙门甫登进,已动骊驹曲。

江湖摇归心,我亦慕高躅。

更愁帆风船,无路送双目。

(0)

和野堂惠老中秋月蚀韵

一年清绝中秋时,仰天高欲攀桂枝。

乾坤镕入玉奁鉴,万象一扫光芒垂。

今年不见今宵月,有物啖之倾且仄。

惜哉至此狼狈凶,空效玉川歌月蚀。

一杯相嘱三更夜,安得飞来明月借。

明年应解胜今年,莫使诗人愁笔下。

吁嗟今夕知何夕,且对孤灯照窗隙。

夜阑搔首独翻书,且喜灯前双眼碧。

(0)

惜春

不缘雨雪不缘风,九十风光半已穷。

袅娜熟眠杨柳绿,夭娆浓醉海棠红。

客怀不直韶光好,诗兴犹因景物雄。

投分东君未应薄,乞花偿酒强迎逢。

(0)

送吕武仲司户范纯之司法赴南宫试

欣然愿作送行诗,盛事江邦独见之。

酾酒且同明月醉,驱车未怕朔风吹。

相逢暂入红莲幕,稳去高攀丹桂枝。

莫负玉阶方寸地,为言民力要扶持。

(0)

次常熟县先君旧所摄宰也

冲寒一舸下琴川,小缆依依市柳边。

花县重来听好语,棠阴深处不论年。

钓游颇忆儿童旧,风物徒惊岁月迁。

老恐不任奔走力,问侬何日赋归田。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