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赐才沾雨露香,又惊盛典出黄堂。
鸣驺合遝迂千骑,坐席雍容累百觞。
他日同乡修故事,不才终古被馀光。
承宣得意逢明牧,诸彦能无共激扬。
拜赐才沾雨露香,又惊盛典出黄堂。
鸣驺合遝迂千骑,坐席雍容累百觞。
他日同乡修故事,不才终古被馀光。
承宣得意逢明牧,诸彦能无共激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受到朝廷恩赐后,回访郡府并受到隆重接待的情景。首句“拜赐才沾雨露香”,以“雨露”比喻朝廷的恩赐,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恩典的感激之情。接着,“又惊盛典出黄堂”,“黄堂”通常指官署,这里暗示郡府为迎接诗人而举办盛大的宴会,表现出郡府对诗人的尊重与欢迎。
“鸣驺合遝迂千骑,坐席雍容累百觞”,描绘了宴会的盛大场面,鸣驺(官府的仪仗)和众多宾客汇聚一堂,宴会中充满了雍容华贵的气氛,宾主尽欢,觥筹交错。这不仅展现了郡府的慷慨与热情,也体现了诗人受到的礼遇之高。
“他日同乡修故事,不才终古被馀光”,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同乡共叙旧情的期待,同时也谦虚地表示自己虽不才,但因受到这次盛宴的影响,将永远铭记这份荣耀。这种谦逊的态度,更显其人格魅力。
最后,“承宣得意逢明牧,诸彦能无共激扬”,点明了诗人之所以受到如此礼遇,是因为遇到了明理开明的郡守,以及众多才华横溢的同僚。这不仅是对他个人才能的认可,也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赞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文人受到朝廷恩赐后的喜悦与感慨,以及在地方官府受到的尊崇与礼遇,同时流露出谦逊与感恩的心态,富有深意。
风卷暮云尽,镜净一天秋。
试把鹅黄新酒,细酌散闲愁。
西望群山千叠,眇眇飞鸿没处,爽气与俱浮。
且尽尊中绿,不用叹淹留。对西风,歌妙曲,意绸缪。
万顷烟云奇变,所得过封侯。
何事苦萦名利,便合绿蓑青笠,投绂早归休。
他日君寻我,小艇钓寒流。
黄鹤楼前秋月寒,楼前江阔烟漫漫。
夜深人散万籁息,独对清影凭阑干。
一声长啸肃天宇,知是餐霞御风侣。
多生曾结香火缘,邂逅相逢竟相语。
翛然洗尽朝市忙,直疑身在无何乡。
回看往事一破甑,下视举世俱亡羊。
嗟予局促犹轩冕,知是卢敖游未远。
他年有约愿追随,共看蓬莱水清浅。
汉江南北何萦纡,千山万山肩相扶。
中间伟然一丈夫,岘山之楚鹿门苏。
我行一舍到苏岭,忆与许子同奔趋。
楚山只在城南隅,一月不到何其迂。
远求白傅近舍湜,人情未怪瑟与竽。
梯飙自到绝径处,使君定是昌黎徒。
想当伐山开道时,野鸟惊去穷猿呼。
独携千古两耆旧,卧龙凤雏与之俱。
下看海内无所见,泪落汉水心长吁。
我虽不得从公舆,诵公之诗读公书。
挂之高堂心目舒,便是居士游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