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水菊篱边,新晴有乱蝉。
秋光终寂寞,晚醉自留连。
野湿禾中露,村闲社后天。
题诗满红叶,何必浣花笺。
蓼水菊篱边,新晴有乱蝉。
秋光终寂寞,晚醉自留连。
野湿禾中露,村闲社后天。
题诗满红叶,何必浣花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开篇“蓼水菊篱边,新晴有乱蝉”两句,通过对蓼草丛生的水边和菊花编织成的篱笆旁,以及晴朗天气中飞舞的蝉虫,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蝉声在古诗文中常常象征着秋意渐浓,这里则提早预示了季节的转换。
接着“秋光终寂寞”表达了一种萧索和孤独的感觉,秋天的阳光给人以冷清之感,而“晚醉自留连”则展示了诗人在这种氛围中享受孤独、沉浸于酒意的自得其乐。
“野湿禾中露,村闲社后天”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乡间的宁静与湿润。野地中的谷物因露水而湿润,而村落和庙宇后的天空则显得格外闲适。
最后,“题诗满红叶,何必浣花笺”表达了一种对传统书写方式的反思,即在美丽的自然界中,即便是鲜红的树叶,也足以成为题诗的佳纸,而不需要特别寻找精美的花笺。
整首诗通过对乡间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寂寞秋光中独自享受孤独和宁静时光的情怀。
竹间梧畔故应佳,非但才高诗亦葩。
世胄蚤通枢相谱,里人知是大魁家。
谁言陶令才为米,不遣潘郎再种花。
□□云深华表远,北风无赖送哀笳。
摛掞多新意,研寻最苦心。
可怜策名晚,谁遣读书深。
兄老悲长枕,妻贤敛短衾。
近书犹未答,展玩一沾襟。
曾究西方学,儒书亦有闻。
赐金存日施,遗珥病时分。
白首夫同穴,青山子结坟。
吾诗非溢美,字字考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