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使南归绝信音,毡庭青草始知春。
蛾眉却解安邦国,羞杀麒麟阁上人。
汉使南归绝信音,毡庭青草始知春。
蛾眉却解安邦国,羞杀麒麟阁上人。
这首诗《王昭君》由宋代诗人盛世忠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王昭君的深刻思考与赞美。
首句“汉使南归绝信音”,描绘了王昭君远嫁匈奴后,与中原故土的联系逐渐断绝的情景,暗示了她孤独与隔绝的命运。接着,“毡庭青草始知春”一句,以草原上的青草初醒,象征着王昭君在异域开始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暗喻了她在艰难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蛾眉却解安邦国”,这一句是对王昭君智慧与勇气的高度赞扬。它表明王昭君不仅以美貌著称,更以其深谋远虑和对国家利益的考量,为两国之间的和平做出了贡献,展现了女性在历史舞台上的独特价值与影响力。
最后一句“羞杀麒麟阁上人”,则表达了对王昭君成就的敬仰之情。麒麟阁是汉代表彰功臣的场所,此处将王昭君与历史上那些以武力或政绩著称的功臣相提并论,强调了她的智慧与贡献同样值得被铭记和尊敬,甚至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形象。
整首诗通过对王昭君命运的细腻描绘和对其历史地位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古代女性英雄的崇敬与赞美,同时也引发了对女性角色在历史叙事中的重新审视。
为君歌弹歌,亲死不葬哀如何。
桐棺暴露亦已久,越王台下乌鸢多。
飞土可怜汝孝子,二人封树无蒿里。
主丧未敢脱衰裳,日向黄肠泪如水。
十数年来栖炎方,先人宅兆怀钱唐。
归祔松楸遂丘首,精灵相逐佳城旁。
崔瑗张霸阙遗令,止葬岂可依他乡。
陈寿不归遭贬斥,知君及早事窀穸。
裂书昔感故人心,推辇今蒙谁氏力。
惠阳太守真申屠,归善令公亦范式。
教营高燥赠多金,高义云天安有极。
秋凉首路出台关,舒卷悲旌向北还。
如堂定筑南屏上,物土依稀天竺间。
我昨营坟已襄事,会当庐墓长憔悴。
死作乌雏更断肠,生为猿子空悲泪。
白马素车难送君,微茫望断西湖云。
皋鱼哭处风萧瑟,声乱白杨谁忍闻。
《送季子扶两尊人灵柩归葬钱唐》【明·屈大均】为君歌弹歌,亲死不葬哀如何。桐棺暴露亦已久,越王台下乌鸢多。飞土可怜汝孝子,二人封树无蒿里。主丧未敢脱衰裳,日向黄肠泪如水。十数年来栖炎方,先人宅兆怀钱唐。归祔松楸遂丘首,精灵相逐佳城旁。崔瑗张霸阙遗令,止葬岂可依他乡。陈寿不归遭贬斥,知君及早事窀穸。裂书昔感故人心,推辇今蒙谁氏力。惠阳太守真申屠,归善令公亦范式。教营高燥赠多金,高义云天安有极。秋凉首路出台关,舒卷悲旌向北还。如堂定筑南屏上,物土依稀天竺间。我昨营坟已襄事,会当庐墓长憔悴。死作乌雏更断肠,生为猿子空悲泪。白马素车难送君,微茫望断西湖云。皋鱼哭处风萧瑟,声乱白杨谁忍闻。
https://shici.929r.com/shici/kHXl6rlb.html
柳丝柳丝长复长,虽长难系紫鸳鸯。
鸳鸯飞逐落花去,使我攀丝空断肠。
使君欲执鸳鸯鸟,来向东湖临浩渺。
更怜鱼尾红筛筛,不惜竹竿长袅袅。
佳人忽自罗浮来,中有梁陈多丽才。
云霞被服三铢剪,蝴蝶文章五色裁。
风流携得诸伎乐,娥郎一曲传边朔。
十番大小更誇人,诸童新就吴侬学。
使君渊雅最知音,邀下楼船更鼓琴。
章句离骚殊未已,弦歌三百一何深。
公馀祗欲寻高士,荷叶荷花映人吏。
著书却笑葛稚川,虚无但道神仙事。
长春先生好吹笛,吹之裂尽华山石。
一笛持来只一吹,岁用琅玕数千尺。
一吹即复投岩中,笛与人间制不同。
人间不见长春笛,惟闻笛声满碧空。
仙人自古重音响,吹使乾坤气清爽。
一曲中和致太平,遗音千载穿云上。
我向先生石室栖,每寻长笛临回溪。
愿作仙人笛弟子,朝朝吹彻云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