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不遣有名利,陌上应知无别离。
斯言脍炙今人口,聪明汨没同愚痴。
梯山航海争走险,涂穷日暮相追随。
谁能掀翻窠与臼,曰有丹霞狮子儿。
君不见南溟之水名天池,大鹏奋翼摩天飞。
鸴鸠斥鴳不敢渡,仰首大笑称希奇。
借问图南何所取,舍名与利将焉之。
翱翔蓬蒿亦已足,飞抢榆枋聊待时。
大鹏一往不回顾,抟风直上高高处。
名闻利养两不知,海阔天空随去住。
无可舍,无可取,临行记得向上句。
六月一息便归来,大知小知相对语。
世间不遣有名利,陌上应知无别离。
斯言脍炙今人口,聪明汨没同愚痴。
梯山航海争走险,涂穷日暮相追随。
谁能掀翻窠与臼,曰有丹霞狮子儿。
君不见南溟之水名天池,大鹏奋翼摩天飞。
鸴鸠斥鴳不敢渡,仰首大笑称希奇。
借问图南何所取,舍名与利将焉之。
翱翔蓬蒿亦已足,飞抢榆枋聊待时。
大鹏一往不回顾,抟风直上高高处。
名闻利养两不知,海阔天空随去住。
无可舍,无可取,临行记得向上句。
六月一息便归来,大知小知相对语。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人生、名利、自由与追求的深刻思考。开篇“世间不遣有名利,陌上应知无别离”,诗人以世间的名利为引子,指出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往往被名利所束缚,难以摆脱别离的痛苦。接着,“斯言脍炙今人口,聪明汨没同愚痴”两句,表达了对世人追求名利的普遍现象的讽刺,同时也揭示了聪明人与愚人的相似之处,都在名利的漩涡中迷失自我。
“梯山航海争走险,涂穷日暮相追随”描绘了人们为了名利而不惜冒险,甚至不惜牺牲一切的形象。然而,“谁能掀翻窠与臼,曰有丹霞狮子儿”则提出了一种超越常规、打破陈规的可能,暗示了存在一种能够引领人们走出名利束缚的力量或人物。
接下来,“君不见南溟之水名天池,大鹏奋翼摩天飞”通过大鹏翱翔的例子,象征着追求自由与高远目标的精神。大鹏虽能飞越天际,但“鸴鸠斥鴳不敢渡,仰首大笑称希奇”则强调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面对高远目标时的恐惧与嘲笑。
“借问图南何所取,舍名与利将焉之”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在追求自由与高远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应该舍弃什么?“翱翔蓬蒿亦已足,飞抢榆枋聊待时”表明了即使在低处也能找到满足,等待时机成熟再展翅高飞。
“大鹏一往不回顾,抟风直上高高处。名闻利养两不知,海阔天空随去住”是全诗的高潮,大鹏不回头地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名利对他而言如同不存在,体现了彻底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最后,“无可舍,无可取,临行记得向上句。六月一息便归来,大知小知相对语”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在追求精神自由的过程中,无需刻意舍弃或追求,只需记住追求高远目标的初心,最终会回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大鹏翱翔、名利束缚、追求自由等形象的描绘,深刻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追求的价值以及如何在世俗中保持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
涓涓丘中溜,寂寂岩下烧。
嵓扉敞今古,参错垂万窍。
往稽诸洞天,浮世岂同调。
安知红尘里,搜抉得雄峭。
涉江褰我裳,昨喜望都峤。
奇观复今日,丛冗奋孤啸。
曾闻稚川翁,皓首慕虚妙。
乞令此炼丹,遗生脱悲吊。
我携两将军,深讨逐群爝。
石骨冷难嘘,寒潭深不钓。
空馀旧床底,尚有碧砂料。
一醉不愿馀,旋车逐残照。
金陵吕氏家本吴,少膺姆教如罗敷。
伊昔笄年美且姝,嫁得良人君子徒。
双飞婉转鸾凤雏,胡期一朝镜影孤。
怀中弱婴声呱呱,高堂况有白发姑。
昨者与君为欢娱,何忍背弃如路途。
矢心清白永不渝,寸扃皎若秋霜俱。
朝课儿书夜䌟纑,膏沐不御泪眼枯。
天胡不吊姑且痡,吁天求代频号呼。
天愈姑病不负吾,而今春秋雪满颅。
天书褒异下清都,节孝大扁题门闾。
我愧为儒七尺躯,行年四十百行无。
闻母高谊敦薄夫,为作歌诗付董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