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梦烟消,虫天漏尽,招魂江外。
沈吟玉笥,难挽此才尘里。
怆冥冥,骖鸾去时,苍梧谒帝蛮云碎。
把牢愁万古,劫波三世,怨申知致。绝代。诗骚意。
尽卧病漳滨,行吟湘水。姬姜憔悴,肠断礼魂山鬼。
问何年,辽海鹤归,铜仙蚀尽清铅泪。
便他方,弹指相逢,滞愿船一苇。
尘梦烟消,虫天漏尽,招魂江外。
沈吟玉笥,难挽此才尘里。
怆冥冥,骖鸾去时,苍梧谒帝蛮云碎。
把牢愁万古,劫波三世,怨申知致。绝代。诗骚意。
尽卧病漳滨,行吟湘水。姬姜憔悴,肠断礼魂山鬼。
问何年,辽海鹤归,铜仙蚀尽清铅泪。
便他方,弹指相逢,滞愿船一苇。
这首词以尘梦烟消、虫声渐歇开篇,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仿佛在江海外召唤着亡者的灵魂。词人沉思于玉笥之中,感叹无法挽留住这位才子于尘世。他哀伤地想象着仙人驾鹤西去,抵达苍梧拜见天帝,途中的蛮云破碎,象征着离别之苦。
接下来,词人表达了对逝者无尽的哀愁,跨越了漫长的岁月和轮回,充满了深深的悲痛与遗憾。他对诗骚传统的怀念,以及对半塘病弱生活的描绘,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词中提及的姬姜憔悴和湘水行吟,暗示了友人如屈原般的才情与悲剧命运。
词的结尾,词人遥想辽海鹤归,寄托对故人的思念,而铜仙上的清铅泪则象征着岁月的侵蚀和哀愁的永恒。最后,他设想即使在异乡重逢,也希望能借助一苇渡过滞留的愿念,表达了对相聚的期待和对友人深深的挂念。
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半塘的追悼,展现了词人对故人的深情缅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