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砀云气高崔嵬,山东噫气声如雷。
睢阳拔木真细事,天遣吹暖秦坑灰。
沛中小儿强解事,击筑高歌搅乡思。
周南正始风化行,可惜歌中无此意。
伯心之存良可知,五叶变作秋风辞。
芒砀云气高崔嵬,山东噫气声如雷。
睢阳拔木真细事,天遣吹暖秦坑灰。
沛中小儿强解事,击筑高歌搅乡思。
周南正始风化行,可惜歌中无此意。
伯心之存良可知,五叶变作秋风辞。
这首元代诗人林彦华的《八台咏·歌风台》充满了对历史的深沉感慨与对英雄的敬仰之情。诗中的“芒砀云气高崔嵬,山东噫气声如雷”描绘了歌风台所在之地的壮丽景象,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英雄的气息。接着,“睢阳拔木真细事,天遣吹暖秦坑灰”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将歌风台的历史意义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暗示这里曾是英雄豪杰施展抱负的地方,其影响深远,如同春风化雨,温暖人心。
“沛中小儿强解事,击筑高歌搅乡思”则通过一个小人物的行动,展现了英雄精神的传承与共鸣。击筑高歌,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触动着每一个听者的心弦,激发起对家乡和历史的深深思念。
最后,“周南正始风化行,可惜歌中无此意”表达了对当前社会风气的反思,认为真正的英雄精神和历史文化的精髓在现代生活中似乎被忽视或遗忘。“伯心之存良可知,五叶变作秋风辞”则是对英雄精神的再次强调,即使时代变迁,英雄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对当代社会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崇敬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
未敢言先阀,何由免后灾。
偿金奚俟辨,亡璧竟难裁。
画地期无入,书空意颇哀。
南冠琴奏切,北斗剑光回。
云路悲垂翅,河津忌曝腮。
危机随处有,蛰户几时开。
玉献翻为罪,珠投转见猜。
信然非木石,何以动风雷。
实少龙蛇德,虚称鹦鹉才。
愿吹邹子律,一为暖寒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