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二守祷雨有应》
《上二守祷雨有应》全文
明 / 陈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调燮炎荒属郡君,亢阳那复烈如焚。

直将人道回天道,便挽晴云作雨云。

万井恩波春浩荡,一方生意日氤氲。

晓来见说东南亩,次第深耕次第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地方官员在干旱时期向上苍祈求降雨的情景,展现了其为民解困的决心与责任感。诗中运用了“调燮”、“炎荒”、“亢阳”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干旱的严峻形势。接着,“属郡君”一词点明了地方官员的身份,表达了他们面对旱灾时的担当与努力。

“直将人道回天道,便挽晴云作雨云。”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地方官员的努力比作是将人间之道转化为天道之力,通过他们的行动,挽留了晴空中的云朵,使之化为雨云,带来甘霖。这种手法既体现了对地方官员智慧与勇气的赞美,也寄托了人们对雨水降临、旱情缓解的美好愿望。

“万井恩波春浩荡,一方生意日氤氲。”这两句描绘了雨水带来的生机与希望。雨水滋润了大地,使得万物复苏,春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万井”指的是众多的村落或居民区,“恩波”则象征着恩泽与关怀,表达了雨水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最后,“晓来见说东南亩,次第深耕次第耘。”这两句诗描述了清晨时分,人们在田间劳作的场景。随着雨水的到来,农民们开始耕种,期待着丰收的季节。这里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期待,也反映了雨水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地方官员在干旱时期积极应对、为民祈雨的高尚品德,以及雨水降临后给大地带来的生机与希望,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陈繗
朝代:明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东望楼

男子志四方,焉能守一丘。

壮游轻万里,逸迹淩九州。

抚时厌迫隘,胡为此淹留。

越乡悲南冠,骋望登东楼。

遥树小如荠,连峰如波流。

穹谷无足音,远水无归舟。

跳听何所见,驰目空悠悠。

海曲歌五噫,天末咏四愁。

崇山自兴恻,旷野谁与俦。

焉得云螭驾,托乘从霄浮。

(0)

宛转歌

明河拂愰月栖檐,惊乌号林萤入帘。

美人遥夜歌宛转,罗衣不襞宫黄浅。

愁听更漏转分明,紞紞楼头五鼓声。

(0)

汀上

汀上閒云收未了,望中白鸟影留双。

乾坤此意何人画,吟到无声月满江。

(0)

蔡州行

蔡州城高高且壮,四十年间兵不向。

旌旗忽乘雨雪入,一夜开门纳兵仗。

请降尽是洄洄军,拒戢不睹牙城将。

鞬橐将军拜道左,绯衣小儿来天上,州人始识裴丞相。

(0)

江行杂诗七首·其五

锡洲潭古怪,攸镇驿幽绝。

四围青山映,鹭栖满林雪。

(0)

马鞍山之普光寺有池曰仰天池实予始祖悯王奉大雄氏处也允为诸刹首称昔有老宿性空者住其间予尝贻之以诗而一时之名士皆属和焉以今计之盖二十年矣兹予重游于此而性空已久入寂同吟者亦多星散因感于中复为一诗以贻住持者云

不到禅关二十年,山中风景尚依然。

钟鱼有客投金地,香火何人社白莲。

学士再留腰下玉,痴僧争乞钵中钱。

独怜惠远今何在,一塔亭亭夕照边。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