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二月三月交,红桃破颣柳染梢。
阴晴不定野云密,黕黕鼓声湖岸坳。
使君千骑出南圃,歌吹前导后鸣铙。
是时辄预车马末,倾市竞观民业抛。
竹亭临水美可爱,嗑咂草木皆吐苞。
游人春服靓妆出,笑踏俚歌相与嘲。
使君白发体尤健,自晨及暮奏酒肴。
尔辈少年翻易倦,倚席欠伸谁得教。
公虽不责以正礼,我意未容诚斗筲。
逡巡秉烛各分散,小人争路何呶呶。
寒食二月三月交,红桃破颣柳染梢。
阴晴不定野云密,黕黕鼓声湖岸坳。
使君千骑出南圃,歌吹前导后鸣铙。
是时辄预车马末,倾市竞观民业抛。
竹亭临水美可爱,嗑咂草木皆吐苞。
游人春服靓妆出,笑踏俚歌相与嘲。
使君白发体尤健,自晨及暮奏酒肴。
尔辈少年翻易倦,倚席欠伸谁得教。
公虽不责以正礼,我意未容诚斗筲。
逡巡秉烛各分散,小人争路何呶呶。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湖州寒食节期间,太守在南园举行盛大的宴会的场景。诗人梅尧臣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和节日的热闹气氛。首句“寒食二月三月交,红桃破颣柳染梢”点明了时节,桃花盛开,柳条嫩绿,景色宜人。接下来,“阴晴不定野云密,黕黕鼓声湖岸坳”描绘了天气变化和湖边的鼓乐声,增添了动态感。
“使君千骑出南圃,歌吹前导后鸣铙”描述了太守出行的壮观场面,随行人员众多,音乐悠扬。接着,诗人写到市民纷纷放下手头工作,争相观看,热闹非凡。“竹亭临水美可爱,嗑咂草木皆吐苞”进一步渲染了园林的美丽和春天的繁花似锦。
宴会中,游人穿着华丽,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愉快。然而,诗人也注意到太守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健朗,而年轻人却容易疲倦。他暗示,尽管太守并未严格要求礼仪,但自己认为这种行为并不妥当。最后,宴会结束,人们各自散去,喧闹声中透露出一些纷扰。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寒食节的风俗画卷,既有节日的欢乐,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观察和反思。
凉飙涤残暑,灏气肃澄湖。
在藻波跳鱼,溯月车为凫。
鸾骖鹤驭来琼都,铃阁秋新戟集乌。
曾握玑衡悬水镜,穷搜海岳披萝图。
秉圭植璧岭云东,紫气临关正郁葱。
玩弄金铛漱沆瀣,雕锼玉斧驱神工。
燕市怜余曾击筑,出守夜郎惭抱蜀。
自知后世玄为扬,欲免今时佞非祝。
黑头上公飧九霞,咳唾九地光明沙。
濯魄冰壶已湛月,凌云彩笔今生花。
烟霞老我亦成癖,曳裾不作歌鱼客。
鼎边鸡犬白头人,何日相携同拔宅。
华清玉骨化作灰,赪虬不受蛮雨催。
圣僧已捧火齐至,绛襦仙人殊未来。
去冬严霜击炎海,迸碎虬珠春不綵。
红云阵里无星苞,顿使南珍阙今载。
南珍自古遍南州,甘香绝胜闽与涪。
若令今岁是元狩,举酒何须酬伯游。
天生尤物媚天子,岂必一物成疮痏。
献珍贡异谁问瑞与妖,但愿无妖即为瑞。
翰林主人五云芽,人间烟火不敢加。
自言一啖三百颗,天浆玉液不数卢仝茶。
东坡亦言本为口,食指君能无动耶。
请君莫过方陈家,不如来看西园花。
去年人日春生色,人日今年雷发声。
阶前雨点大如掌,江上云头浑压城。
搅柳摧花亦太急,鸣条破块何须惊。
咄嗟晦暝复开朗,倏忽熛怒空纵横。
田夫争问休与咎,岁事果尔陂耶平。
逢人两耳转絮数,揖我一老殊丁宁。
杜陵诗句诚孟浪,天宝治乱由阴晴。
石濠健吏似馁虎,新安黠卒如奔鲸。
人事或亦有占验,天公何必常分明。
闻言不觉笑一发,闭户但愿杯长倾。
稚儿竞帖镂金胜,小妇更进胶牙饧。
床头一瓶馀脱粟,镬底七菜能充羹。
共付阴晴还造物,莫将得失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