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女,绿发盘双鸦,乱离弃乡土。
聘入将军家,将军爱幸诸妇妒。
颜色粹美无疵瑕,掩鼻袭馀术,泪眼啼春华。
冯家女,昨日堂上人,今朝厕中鬼。
将军不为疑,司隶不为理。
道傍古冢生棘榛,千年孤愤何由伸,乌乎千年孤愤何由伸。
冯家女,绿发盘双鸦,乱离弃乡土。
聘入将军家,将军爱幸诸妇妒。
颜色粹美无疵瑕,掩鼻袭馀术,泪眼啼春华。
冯家女,昨日堂上人,今朝厕中鬼。
将军不为疑,司隶不为理。
道傍古冢生棘榛,千年孤愤何由伸,乌乎千年孤愤何由伸。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冯家女》,以一位女子的悲惨命运为题材,展现了社会动荡时期女性的不幸遭遇。诗中的冯家女原本有着青春年华和清秀容貌,却被乱世所迫嫁入将军府。然而,她的美貌引来其他妇人的嫉妒,生活陷入困境。
诗中通过“乱离弃乡土”、“聘入将军家”描绘了她从乡村少女到贵族妾室的转变,而“将军爱幸诸妇妒”则揭示了她的处境艰难。接着,“颜色粹美无疵瑕”赞美了她的美丽,但“掩鼻袭馀术,泪眼啼春华”则暗示了她遭受的冷遇和悲泣。
最后两句“昨日堂上人,今朝厕中鬼”强烈对比,揭示了冯家女地位的急剧下滑,昔日家族尊贵,今日却沦落不堪。诗人以“将军不为疑,司隶不为理”表达对权力阶层冷漠无情的批判,而“道傍古冢生棘榛,千年孤愤何由伸”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冯家女冤屈无法申诉的深深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沉痛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冯家女的命运为线索,揭示了乱世中女性的悲剧命运,同时也对社会的冷漠和不公进行了有力的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