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暑气徂,柴门有余清。
遥遥沙际月,泛泛波中明。
榆柳既垂阴,藻荇亦交横。
莎鸡出岸草,振羽如欲鸣。
时移乐幽栖,多病怀友生。
苍卒歧路别,浩荡沧州情。
向老会面难,寸心何由倾。
愁坐东轩下,独夜秋泉声。
日暮暑气徂,柴门有余清。
遥遥沙际月,泛泛波中明。
榆柳既垂阴,藻荇亦交横。
莎鸡出岸草,振羽如欲鸣。
时移乐幽栖,多病怀友生。
苍卒歧路别,浩荡沧州情。
向老会面难,寸心何由倾。
愁坐东轩下,独夜秋泉声。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诗人独自坐在东轩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日暮暑气徂”,点明时间是夏日傍晚,暑气渐消,营造出一种凉爽宜人的氛围。接着,“柴门有余清”一句,不仅描绘了门庭的清新,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遥遥沙际月,泛泛波中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远处的月光与近处的水面之光并置,展现出夜晚水面上月光的柔和与明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榆柳既垂阴,藻荇亦交横”描绘了岸边榆树柳树的阴影与水中藻类、荇菜交织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莎鸡出岸草,振羽如欲鸣”通过莎鸡(即蟋蟀)的活动,增加了夜晚的生机与动感,同时也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
“时移乐幽栖,多病怀友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苍卒歧路别,浩荡沧州情”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分别时的感慨,以及对远方、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
最后,“向老会面难,寸心何由倾”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相聚变得越来越困难,内心的情感难以完全表达出来,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愁坐东轩下,独夜秋泉声”以“愁坐”和“独夜”渲染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而“秋泉声”则在寂静中增添了一丝清凉与安慰,给人以深沉的思考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楚天木落,际平芜千里,寒霜凝碧。
鄂渚波横何处是,当日孙郎赤壁。
黄耳音稀,白云望远,又见春消息。
嘉辰长记,谢池梅蕊初摘。
遥想黄鹤楼高,兰阶丝管沸,传觞如织。
倦客心驰归路绕,不及南飞双翼。
固著斑衣,重翻锦字,寄远供新拍。
明年欢侍,寿期应献千百。
瑶池倒影,露华浓、群玉峰峦如洗。
明镜平铺秋水净,寒锁一天空翠。
荷芰风摇,苹蘩波动,惊起鱼龙戏。
扶疏桂影,十分光照人世。
谁似。
老子痴顽,胡床危坐,自引壶觞醉。
斗转参横歌未彻,屋角乌飞星坠。
对影三人,停杯一问,谁会骑鲸意。
金牛何处,玉楼高耸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