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化人亡有故城,东来海气带龙腥。
烟花楼阁三千界,锦绣河山百二形。
老托神京堪自隐,醉眠秋涧不知醒。
长江只在朱阑外,莫遣哀歌动杳冥。
剑化人亡有故城,东来海气带龙腥。
烟花楼阁三千界,锦绣河山百二形。
老托神京堪自隐,醉眠秋涧不知醒。
长江只在朱阑外,莫遣哀歌动杳冥。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登清凉寺后西塞山亭四首(其四)》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略带苍凉的景象。首句“剑化人亡有故城”,暗示历史变迁,曾经的英雄已逝,只剩下古老的城池。接下来的“东来海气带龙腥”描绘了海风带来的湿气,仿佛带着龙的遗息,增添了神秘与历史的厚重感。
“烟花楼阁三千界,锦绣河山百二形”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城市的繁华和江山的壮美,展现了广阔无垠的时空画卷。诗人以“老托神京堪自隐”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醉眠于秋涧之中,忘却尘世烦恼。
最后两句“长江只在朱阑外,莫遣哀歌动杳冥”聚焦到眼前景致,长江就在眼前栏杆之外,但诗人却不希望哀歌之声打破这份宁静,流露出淡淡的忧思和对永恒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遗迹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以及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浙之东兮君所居,嗣先业兮宗文儒。
早年俊迈风骨殊,渥洼飒爽千里驹。
一从振足登云衢,才猷卓荦罕与俱。
擢宰临桂向南趍,边氓已喜疲癃苏。
三考绩最朝帝都,高超赤县意自如。
寸心烱烱冰玉壶,荣膺鹗荐分虎符。
出守太原民心孚,弦诵之声盈里庐。
桑麻遍野阴纷敷,夫何未及三载馀。
翻然乞此衰病躯,圣恩霈若雨露濡。
告别使我情郁纡,谅君之归志不孤。
尊有酒兮架有书,田可耕兮圃可蔬。
山可樵兮水可渔,退休之适安以舒。
嗟君之乐兮世所无,白云为侣鸥为徒。
幽人襟度何潇洒,时来踞坐长松下。
天边翠壁高嵯峨,石上垂萝已堪把。
兴来看山不厌山,仰视浮云不可攀。
流泉隐隐出岩谷,长疑激石鸣潺湲。
只今作官居显职,日日承恩登禁掖。
还山未得但看图,一段閒情付秋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