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华千古帝之师,古县西东各设祠。
治法惟应叹巍荡,心传谁果辨微危。
百王以后常增愧,二典当前岂有奇。
滱水秋风无限思,六骢欲度更迟迟。
勋华千古帝之师,古县西东各设祠。
治法惟应叹巍荡,心传谁果辨微危。
百王以后常增愧,二典当前岂有奇。
滱水秋风无限思,六骢欲度更迟迟。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唐县怀古》,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代帝王的敬仰与思考。
首联“勋华千古帝之师,古县西东各设祠”描绘了古代帝王作为历史的导师,在后世受到尊敬,各地设立祠堂以纪念他们的功绩。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领袖人物的崇拜和对历史的尊重。
颔联“治法惟应叹巍荡,心传谁果辨微危”表达了对古代治国理政方法的赞叹与思考。诗人认为古代的治理之道虽伟大而动荡,但真正能理解其微妙之处的人却很少。这里体现了对古代智慧的推崇以及对现代治理的反思。
颈联“百王以后常增愧,二典当前岂有奇”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的自省与谦逊。他认为在众多帝王之后,自己常常感到惭愧,而面对古代的两部经典(可能指《尚书》中的《虞书》和《夏书》),也难以发现特别的奇巧之处。这显示出诗人对自身职责的深刻认识和对古代智慧的敬畏。
尾联“滱水秋风无限思,六骢欲度更迟迟”描绘了一幅秋天滱水边的景象,诗人思绪万千,仿佛六匹马想要渡过河去,却又犹豫不决。这一场景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思考,蕴含着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深沉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帝王的怀念、对古代智慧的赞美、以及对自身职责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治国理政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