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景已斜照,烟溪方暝投。
山家归路僻,辙迹乱泉流。
野老采薇暇,蜗庐招客幽。
麇麚突荒院,鸬鹊步闲畴。
偶此惬真性,令人轻宦游。
霞景已斜照,烟溪方暝投。
山家归路僻,辙迹乱泉流。
野老采薇暇,蜗庐招客幽。
麇麚突荒院,鸬鹊步闲畴。
偶此惬真性,令人轻宦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村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首句“霞景已斜照,烟溪方暝投”设定了一个黄昏时分的宁静画面。霞光渐渐消散,溪流在薄雾中显得朦胧而神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山家归路僻,辙迹乱泉流”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山中的小径曲折不一,溪水潺潺,与世隔绝,显得格外清幽。
“野老采薇暇,蜗庐招客幽”则是对山中野老和小屋的描绘。野老在闲暇时光里采摘着野果,而蜗庐(小屋)也在静谧中等待着客人的到来。这两句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麇麚突荒院,鸬鹊步闲畴”中的“麇麚”指的是竹林间偶尔穿行的声音,而“鸬鹊”则是指山鸡和乌鸦等鸟类在田野间悠然自得的样子。这两句通过对声音和动物行为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山中宁静与生命活力的氛围。
最后,“偶此惬真性,令人轻宦游”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满足感。这样的环境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自然而然地减少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使得人们更愿意放慢脚步,享受这份宁静。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村景色的细腻描绘和生动写实,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以及对于自然、简单生活方式的深切向往。
蟾光汉影流高梧,凛秋来哉胡为乎。
自昔愁人易感触,遣怀聊展乞巧图。
当前即景更无那,秋色秋声纷四座。
脱胎粉本古有之,爰命濡毫为仿作。
经营却喜青出蓝,神珠象罔宛能探。
汝宗云鹏工变相,家鸡野鹜何妨兼。
东邻西舍嫏嬛聚,谁家庭院深深处。
强为欢笑夜方凉,未毕衷情天欲曙。
安排金镊更锦梭,翠盘紫褥摩㬋罗。
盘鸦堕鸟装无定,一一翘瞻向绛河。
吁嘻图写神貌有若此,有道存焉岂徒技。
玉阶几点熠耀流,银塘一夜芙蓉紫。
却顾楼头乞巧筵,刻牛画鹊羞常年。
长歌题罢转自哂,儿女子情何事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