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春归去樱桃紫。
又是朱檐碧瓦,新晴垂杨,依依晓寒如水。
谁唤起画楼人,泪落连珠子。
细听才是莺儿,一味绵蛮,芳树阴里。声细。
似怯玉笙寒,竞道金衣媚。
已催梅熟,又唤蚕红,天生恁般娇殢。
看噀雾两柑黄,过雨双林翠。
待把斗酒携来,为汝花前醉。
芳春归去樱桃紫。
又是朱檐碧瓦,新晴垂杨,依依晓寒如水。
谁唤起画楼人,泪落连珠子。
细听才是莺儿,一味绵蛮,芳树阴里。声细。
似怯玉笙寒,竞道金衣媚。
已催梅熟,又唤蚕红,天生恁般娇殢。
看噀雾两柑黄,过雨双林翠。
待把斗酒携来,为汝花前醉。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离去后,樱桃由青转紫的景象,朱红色的屋檐和碧绿的瓦片在新晴的早晨显得格外清新。垂杨依依,带着早春的寒意,仿佛清晨的露水。画楼中的人被这美景唤醒,却因感伤而泪如连珠。
接着,词人将焦点转向了那只在枝头婉转啼鸣的黄莺,它的叫声细腻而缠绵,如同害怕冷玉笙的声音,又赞美其华丽的羽毛。黄莺的歌声催促着梅花成熟,也提醒着养蚕人的忙碌,它们都展现出大自然的娇媚。柑橘挂满枝头,雨后的树林更显翠绿,这一切都让人想要借酒消愁,独对花前。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情感,通过黄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樊增祥的词作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