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巷陌,悄不见铜驼,采香芳侣。画楼在否。
几东风怨笛,凭阑日暮。一片闲情,尚绕斜阳锦树。
黯无语。记花外马嘶,曾送人去。风景长暗度。
奈好梦微茫,艳怀清苦。后期已误。
剪烛花,未卜故人来处。水驿相逢,待说当年恨赋。
寄愁与。凤城东、旧时行旅。
柳花巷陌,悄不见铜驼,采香芳侣。画楼在否。
几东风怨笛,凭阑日暮。一片闲情,尚绕斜阳锦树。
黯无语。记花外马嘶,曾送人去。风景长暗度。
奈好梦微茫,艳怀清苦。后期已误。
剪烛花,未卜故人来处。水驿相逢,待说当年恨赋。
寄愁与。凤城东、旧时行旅。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扫花游·春晚,次南金韵》由邵亨贞所作,描绘了春日晚景中的一段深情回忆。词的开篇“柳花巷陌,悄不见铜驼,采香芳侣”以柳絮飘飞的巷陌和消失的铜驼象征着繁华落尽,曾经的热闹景象不再,只有采香的伴侣悄然离去。接下来,“画楼在否”引出对远方画楼的思念,暗示着心上人的踪迹难觅。
“几东风怨笛,凭阑日暮”通过东风吹笛和日暮凭栏的场景,表达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哀怨。他对过去的美好时光念念不忘,尤其是那“花外马嘶,曾送人去”的画面,更是深深触动了他的心弦。
“风景长暗度,奈好梦微茫,艳怀清苦”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情感,好梦难以成真,美好的情怀只能独自承受,生活充满了苦涩。他期待的重逢“后期已误”,剪烛西窗,却不知故人何时归。
最后,“水驿相逢,待说当年恨赋”预想在未来的某次偶然相遇,他会向对方倾诉心中的遗憾和愁绪。结句“寄愁与。凤城东、旧时行旅”将这份愁绪寄托给过往的行人,寓意着他的情感如同东逝的流水,绵延不绝。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对往昔的怀念和现实的无奈,情感深沉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