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命金瓯贵,征车竹使专。
共迎丞相旆,还是孝廉船。
应象三台外,降心一叟前。
尧天从汝阔,佛日傍吾偏。
取适难为境,贪闲亦碍禅。
报君从此后,随分太平年。
拜命金瓯贵,征车竹使专。
共迎丞相旆,还是孝廉船。
应象三台外,降心一叟前。
尧天从汝阔,佛日傍吾偏。
取适难为境,贪闲亦碍禅。
报君从此后,随分太平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元驭阁老将北上要余于野次言别得二章(其二)》。诗中描绘了阁老即将北上时与诗人离别的场景,充满了对阁老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拜命金瓯贵”,以“金瓯”象征国家的完整和尊贵,表达了对阁老接受重任的崇高敬意。接着“征车竹使专”,通过“征车”和“竹使”的形象,展现了阁老出行的庄严与独特,暗示其使命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共迎丞相旆,还是孝廉船”,这两句对比鲜明,既体现了阁老作为丞相的地位之高,又暗含了诗人作为孝廉身份的谦逊,同时也表达了对阁老即将启程的期待与送行的深情。
“应象三台外,降心一叟前”,这里运用了“三台”这一古代星宿的典故,象征着阁老的非凡地位,而“降心一叟”则以谦卑的姿态表达对阁老的尊敬。这句诗巧妙地融合了对阁老的崇敬与对自身身份的谦逊。
“尧天从汝阔,佛日傍吾偏”,这两句使用了“尧天”和“佛日”的比喻,前者象征着广阔的胸怀和远大的理想,后者则代表内心的平静与信仰的光芒。这两句表达了对阁老宏图大业的祝愿,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内心对于宁静与信仰的追求。
“取适难为境,贪闲亦碍禅”,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既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也强调了在追求精神境界时不应过于贪图闲适,应当有所节制。
最后,“报君从此后,随分太平年”,诗人以“报君”表达了对阁老的忠诚与支持,同时也对未来充满希望,期待在阁老的领导下,国家能够迎来一个安定和平的年代。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阁老的敬仰之情,也蕴含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之作。
栗里春深,羡柳浪、层层如涨。
更喜得、敝庐容膝,南窗无恙。
独酌好谋形影共,高眠也自羲皇上。
顾床头、藤笠与椰瓢,幽人饷。清溪侧,看鱼漾。
远村外,听樵唱。况桃花堪饭,松花堪酿。
自课织帘还有手,便从荷蓧非无杖。
算吾生、约略可描摹,山居状。
歧路悠悠,看几载、软红如簇。
算何似、一邱一壑,纡青拖绿。
脱却尘衫乌纳在,推开瓦枕黄梁熟。
只而今、立地便抽身,原非速。甚不必,离骚读。
大无谓,秋风哭。但一周虎落,三间茅屋。
却署休休名目好,试歌纂纂儿能续。
也胜如、侧足走羊肠,邛崃曲。
凉生秋早。正七夕才过,清湖日晓。
白苎衣轻,青藜杖稳,林下又添一老。
从教岁月优游,休管江湖廊庙。
任傍人、说束帛重征,蒲轮再召。表表。
羡龙驹,海鹤精神,屹立如嵩少。
春酒开筵,锦袍归里,增得寿星光耀。
况是功名到手,满眼向平愿了。
但醉来、对葛岭天高,鹅峰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