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辟邪镜,得之咸阳宫。
其阴为天池,一母将九龙。
旁书负图字,土蚀如旋虫。
缄以骇鸡珍,妙极倕之工。
请言照远近,十里秋毫空。
岂不鉴脂泽,所贵肝胆通。
问谁为此器,太古非人功。
客闻重叹息,意欲窥灵踪。
高台不辞倚,恐客难称容。
绳穷匣半启,四室来悲风。
日车当昼留,羞涩如顽铜。
森然发上指,凛若临霜锋。
我还抚客手,此岂世宝同。
挥泪两无言,掩镜鞶囊中。
我有辟邪镜,得之咸阳宫。
其阴为天池,一母将九龙。
旁书负图字,土蚀如旋虫。
缄以骇鸡珍,妙极倕之工。
请言照远近,十里秋毫空。
岂不鉴脂泽,所贵肝胆通。
问谁为此器,太古非人功。
客闻重叹息,意欲窥灵踪。
高台不辞倚,恐客难称容。
绳穷匣半启,四室来悲风。
日车当昼留,羞涩如顽铜。
森然发上指,凛若临霜锋。
我还抚客手,此岂世宝同。
挥泪两无言,掩镜鞶囊中。
这首《古镜行》是宋代诗人汪藻的作品,通过描述一把古老的辟邪镜,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工艺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诗开篇即以“辟邪镜”引入,点明主题,随后详细描绘了这把镜子的构造与特点:“得之咸阳宫。其阴为天池,一母将九龙。”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镜子的背面比作天池,中央有一母龙引领九条小龙,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镜子的精美与神秘。接着,“旁书负图字,土蚀如旋虫。”描述了镜子边缘刻有负图文字,历经岁月侵蚀,如同旋转的虫迹,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古代文明的痕迹。
“缄以骇鸡珍,妙极倕之工。”则赞美了这把镜子的制作工艺,将其比作珍贵的骇鸡珍,显示出其工艺之精妙。接下来,“请言照远近,十里秋毫空。”进一步强调了镜子的照物能力,即使在十里之外,也能清晰地看到细微的秋毫,表现了其卓越的光学效果。
“岂不鉴脂泽,所贵肝胆通。”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镜子的功能与价值,不仅能够照见人的外貌,更能映照人心,揭示出镜子深层的象征意义。最后,“问谁为此器,太古非人功。”提出疑问,表达了对这把镜子背后工艺与智慧的敬仰,暗示了它可能蕴含着超越人类创造的力量。
“客闻重叹息,意欲窥灵踪。”描绘了访者对这把古镜的赞叹与好奇,想要探寻其背后的灵异之处。“高台不辞倚,恐客难称容。”则通过访者的反应,进一步烘托了古镜的非凡魅力。“绳穷匣半启,四室来悲风。”描述了打开古镜匣子时的情景,伴随着悲凉的风声,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哀伤的氛围。“日车当昼留,羞涩如顽铜。”将太阳比作日车,在镜子前停留,显得羞涩而僵硬,形象地表现了镜子的反光效果。“森然发上指,凛若临霜锋。”形容镜子反射出的光芒令人毛骨悚然,仿佛面对寒霜锋利的刃口。“我还抚客手,此岂世宝同。”诗人亲自抚摸访者的手,表达对这把古镜的珍视,认为它远非世间普通的宝物。“挥泪两无言,掩镜鞶囊中。”最后,诗人与访者相对无言,只能以泪水表达对古镜的不舍,最终将它收于鞶囊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古镜的细腻描绘与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敬仰与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人性、自然与艺术之间关系的哲学性探讨。
天牢夜放晰蜴虫,化为无角垂天虹。
阿谁射之瞽厥瞳,摩牙忽到觜觿宫。
当年盗首十八子,鲸吞欲暍黄河水。
蔡公讲学兼知兵,书生有胆坚于城。
潼关破竹大事去,晋宫焚玉龙啼腥。
从容一死报天子,神完不作睢阳鬼。
烈士同心五大夫,馨天浩气长无馁。
我今抠衣拜下风,想公濡缕丹心红。
猿愁鹤唳满碧空,有酒浇我,烧劫不化磊落之心胸。
帝城春晚花始殷,鄂不枝叶交斓斑。
四门清暇玉堂散,对花一笑初开颜。
酒清歌缓月欲上,床移花亸园暂关。
伯兮德尊爱更笃,弱弟名达心能闲。
人生富贵亦何有,天公付与兹尤悭。
忆予雁行当早岁,回翔禁树联清班。
五年远游感衣带,三冬归处嗟绳菅。
不知潇潇几听雨,坐愁望望劳登山。
何如君家好兄弟,花前娱戏头已颁。
无忘嘉树喻翩反,有梦春草生湾澴。
更知君实性则友,承华退直常追攀。
致身槐棘正不免,且祝异雀衔双环。
土牛不受鞭,木马抱空质。
岁月忽我遒,凄然向落日。
东南多逝水,终古入淮流。
冯夷与河伯,浩荡赴春愁。
春愁载远道,靡靡催客老。
伤彼蕙兰花,不及原上草。
饥乌半夜啼,春雨暮凄凄。
迷离一梦醒,踯躅两眉低。
镫花易零落,秋衫怯渐薄。
寒鸟声啁啾,四顾成萧索。
萧索益悲哀,展驾复迟回。
孤蓬与断梗,飘泊委尘埃。
孤斟酹霜月,回首成芒忽。
眼底岁峥嵘,又复怀明发。
煌煌东方星,阳气破杳冥。
何当乘金虎,驾言翔紫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