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晖阁》
《清晖阁》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清晖杰阁几朝昏,吟咏曾喧白下门。

一别朱栏陪绮席,重来青草接荒村。

名章尚忆江秋句,短些谁招月夜魂。

老去情怀更萧瑟,懒从孤馆觅清樽。

(0)
翻译
清晖洒在高阁上,多少个早晨和黄昏,我在这里吟诗作赋,声名曾在白下城中喧传。
当初离开朱红栏杆下的华美宴席,如今重游此地,只见青草蔓延至荒芜的村庄。
还记得那江边的名句,那些秋天的诗篇,却无人再能唤起我在月夜下的幽魂。
随着年岁增长,心情愈发凄凉,已无心再去那孤独的客馆寻找清酒。
注释
清晖:明亮的月光或阳光。
杰阁:高大的楼阁。
白下门:古代南京的别称。
朱栏:红色的栏杆,象征富贵。
绮席:华丽的宴席。
青草:形容荒凉,也指季节转换。
荒村:荒废的村庄。
江秋句:江边秋天的诗句。
月夜魂:月夜中的思绪或怀念。
孤馆:孤独的旅馆。
清樽:清冷的酒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清晖阁》,描绘了清晖阁历经时光变迁,从繁华到荒凉的景象,以及诗人自身的感慨。首句“清晖杰阁几朝昏”点出阁楼历史悠久,曾经的辉煌已成往事。次句“吟咏曾喧白下门”回忆往昔在此处的吟诵声名噪一时。

“一别朱栏陪绮席”表达对昔日热闹宴席的怀念,与“重来青草接荒村”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诗人提及“名章尚忆江秋句”,表达了对旧时佳句的追忆,而“短些谁招月夜魂”则流露出对故友的思念和孤独之情。

最后两句“老去情怀更萧瑟,懒从孤馆觅清樽”揭示了诗人的老去之态和淡泊心境,不再轻易寻求欢愉,而是沉浸在孤寂中,反映出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袁说友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病中和伯友绝粮韵

貌比年加老,忧如病转深。

风檐惊淅沥,竹径怯阴森。

独立筹家难,朋来阻岁祲。

远书思过雁,危坐自沈吟。

(0)

客夜·其一

芙蓉叶上雨潇潇,一盏残灯照寂寥。

久客不堪乡思苦,谁家儿女又吹箫。

(0)

和何大韶韵

白云深处结茅庐,门掩松筠宿雨馀。

正尔寻仙游洞府,不知骑马到阶除。

莓苔未埽经行迹,蕉叶仍留去后书。

近辱贻诗多好语,始知名下士非虚。

(0)

题从弟彦彰拥翠楼

楼倚东南万叠山,捲帘山势尽回环。

天开图画烟云里,风引笙竽竹树间。

词客燕酣歌袅袅,仙人飞过佩珊珊。

能修五凤誇韩洎,愧我才疏鬓欲斑。

(0)

挽曾隐君大雅

生长屏山孝义门,两朝文物古风存。

菊松长日为宾主,诗礼平生教子孙。

每喜从君论雅道,不堪挥泪吊孤坟。

伤心最是山头鹤,飞去飞来为失群。

(0)

送邓吾贯往山东觐省

二十年馀隔凊温,三千里外奉晨昏。

关河不惮驱驰苦,天地难忘鞠育恩。

卷里赠言劳柱史,山东衣綵拜辕门。

严君若问家乡事,松菊依然满故园。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