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见霜花始解官,綵衣还侍肯盘桓。
胸中事业仍加益,箧里经书不废看。
立马仙山风帽侧,移舟秀水露帆寒。
铨衡论奏恩辉近,早寄佳声遗我欢。
四见霜花始解官,綵衣还侍肯盘桓。
胸中事业仍加益,箧里经书不废看。
立马仙山风帽侧,移舟秀水露帆寒。
铨衡论奏恩辉近,早寄佳声遗我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仕途上的变化与成长,以及对学问的持续追求。首联“四见霜花始解官,彩衣还侍肯盘桓”,以“四见霜花”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官场经历的积累,表达出主人公在经历了多次升迁后,终于有机会回归家庭,陪伴家人,享受生活。然而,“彩衣还侍肯盘桓”则暗示了他虽有归隐之心,但仍旧心系国家,不会长时间停留于家庭,体现了其忠君爱国的情怀。
颔联“胸中事业仍加益,箧里经书不废看”,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在官场上的成就与对学问的热爱。他不仅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更是在阅读经典中不断充实自己,追求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这既是对个人修养的提升,也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增强。
颈联“立马仙山风帽侧,移舟秀水露帆寒”,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自然美景中的悠闲与宁静。他骑马行至仙山之巅,风帽轻轻侧过,仿佛在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乘船游于碧波之上,寒露轻洒在船帆上,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这一联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外在形象,也反映了其内心的淡泊与高远。
尾联“铨衡论奏恩辉近,早寄佳声遗我欢”,表达了主人公在官场上的影响力与成就。他的建议和论点被高层采纳,带来了荣耀与喜悦。同时,他也希望将这些美好的声音传递给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成就。这一联既是对自身价值的认可,也是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官场与家庭、学问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追求,以及他对国家、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它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对理想人格的赞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遥望山下云,旦起迷群岫。
老鹤巢其中,缥缈标末构。
长鸣对秋月,鸣罢复俯咮。
散入墟落间,闻者莫能究。
顾惟云外客,娱心饮醇酎。
于此何如哉,吾亦有所遘。
往来常泛舟,溯流浙江上。
是时秋风高,涛水日夕壮。
瞬息踰百里,猛捷莫可状。
倚船纵观久,力可骑鲸况。
顾谓吾友言,为乐颇豪放。
斟酌尊中酒,怀抱益虚旷。
常从山中游,实爱岩谷幽。
长松荫泉水,四时清如秋。
伫立辄良久,忽欲忘其俦。
吾闻古来人,山居多名流。
此语或可信,市朝安得留。
高空之山聂公宅,稚川作图才数尺。
秋天薄云千仞表,春雨乔林百年物。
忆昔侍郎镇成都,将佐盈庭宾客趋。
锦官城外笳鼓发,驷马桥边高盖车。
先庐旧在小东郭,丞相祠前同寂寞。
严公同访杜陵家,退之亦到淮西幕。
峨眉嵯峨久不归,江水娱人秋日晖。
坐看蓬莱变桑海,自古南城天下稀。
公子亲迎陈氏馆,我初至抚犹弱冠。
看君挥翰甚风流,岂想重逢鬓毛换。
君言中间一再来,数见先公胸次开。
莺花风雨必求友,水竹园林持酒杯。
嗟予晚岁始能退,宁有文章惊海内。
平生不受简书畏,故家高致君应最。
图中山色积翠浓,虽欲舍子将焉从。
蜀人相如最能赋,行倚山木歌高空。
《空山歌》【元·虞集】高空之山聂公宅,稚川作图才数尺。秋天薄云千仞表,春雨乔林百年物。忆昔侍郎镇成都,将佐盈庭宾客趋。锦官城外笳鼓发,驷马桥边高盖车。先庐旧在小东郭,丞相祠前同寂寞。严公同访杜陵家,退之亦到淮西幕。峨眉嵯峨久不归,江水娱人秋日晖。坐看蓬莱变桑海,自古南城天下稀。公子亲迎陈氏馆,我初至抚犹弱冠。看君挥翰甚风流,岂想重逢鬓毛换。君言中间一再来,数见先公胸次开。莺花风雨必求友,水竹园林持酒杯。嗟予晚岁始能退,宁有文章惊海内。平生不受简书畏,故家高致君应最。图中山色积翠浓,虽欲舍子将焉从。蜀人相如最能赋,行倚山木歌高空。
https://shici.929r.com/shici/NNVlZp7RQj.html
周宣石鼓久剥落,浮云变化字迹讹。
八分小篆亦已废,纷纷行草何其多。
洪惟盛世自作古,制书勒石传不磨。
知君达时尚所学,落笔星斗光森罗。
蒙恩千里领教职,养育多士培菁莪。
谐音正译妙简绝,穷究根本芟繁柯。
牙签玉轴点画整,照耀后世推名科。
愧予鄙俚事章句,儒冠多误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