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吏厌公堂,开轩出郡墙。
残花炎帝圃,斜日尉佗乡。
叠巘分诸粤,重城截大荒。
耕桑蛮聚落,烟火汉封疆。
云势飘蓬岛,天形压夜郎。
扁舟闲得侣,嘉树远成行。
梅雨千林暮,春风百草香。
人家浮浩淼,鸟道没青苍。
爽垲吟魂健,虚明夏景凉。
他年重回首,牢落愧甘棠。
野吏厌公堂,开轩出郡墙。
残花炎帝圃,斜日尉佗乡。
叠巘分诸粤,重城截大荒。
耕桑蛮聚落,烟火汉封疆。
云势飘蓬岛,天形压夜郎。
扁舟闲得侣,嘉树远成行。
梅雨千林暮,春风百草香。
人家浮浩淼,鸟道没青苍。
爽垲吟魂健,虚明夏景凉。
他年重回首,牢落愧甘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尧佐的《野吏亭》,通过对野吏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首联“野吏厌公堂,开轩出郡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繁琐公务的厌倦,渴望走出官署,来到郡墙之外的亭子中。接下来的四句“残花炎帝圃,斜日尉佗乡。叠巘分诸粤,重城截大荒”,通过描绘炎帝园的残花、夕阳下的尉佗之地,以及连绵的山岭和广阔的荒原,展现出壮丽的自然风光。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当地的农耕生活和边疆景象,“耕桑蛮聚落,烟火汉封疆”,体现了边地的宁静与汉族疆域的界限。中间两联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云雾缭绕的蓬莱仙境和天际压低的夜郎之地,给人以开阔而深远的感受。
“扁舟闲得侣,嘉树远成行”描绘了诗人乘舟游赏的悠闲,以及沿途树木成行的美景。接着的“梅雨千林暮,春风百草香”则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的湿润和春风吹过时的草木香气,富有诗意。
尾联“人家浮浩淼,鸟道没青苍”描绘了远处人家在水面上若隐若现,鸟儿飞翔的小径消失在苍茫之中,给人以宁静而辽阔的画面。最后两句“爽垲吟魂健,虚明夏景凉”表达了诗人在此地吟咏作诗的畅快,以及夏日的清凉宜人。
整首诗以野吏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疏离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故乡的眷恋,寓含着深沉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