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白庵六首·其五》
《明白庵六首·其五》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老去一庵深,聊将自净心。

要当酬佛祖,终不负丛林。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禅僧释德洪之手,名为《明白庵六首(其五)》。诗中描绘了诗人年老后在庵中修行的情景,表达了他坚定的信仰和对佛法的追求。

“老去一庵深”,诗人以“老去”二字开篇,点明自己已至暮年,选择在深庵中静修,暗示出内心的平静与对世事的淡然。一个“深”字,不仅描绘了庵的地理位置幽静深远,也隐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与宁静。

“聊将自净心”,“聊将”二字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诗人将清净之心作为自己的寄托,通过自我修养来达到心灵的净化。这不仅是对个人修为的强调,也是对佛教中“内观自省”的实践。

“要当酬佛祖”,“酬”字在这里有报答之意,诗人明确表示自己要以实际行动回报佛祖的教诲,体现了他对佛法的虔诚与感激。这种回报不仅仅是口头上的颂扬,更是通过修行实践来体现对佛法的理解与践行。

“终不负丛林”,“丛林”在佛教中常指寺院或僧侣聚居之地,这里代表了整个佛教社群。诗人承诺自己不会辜负这一片修行的净土,意味着他将坚守佛法,不违背僧侣的誓言与责任,为佛教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首诗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晚年在庵中修行的坚定信念和对佛法的深切感悟,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净化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秋思二首·其二

霜露初侵季子裘,山川空赋仲宣楼。

梦回最怯闻衣杵,病起常忧负酒筹。

日月往来双转毂,乾坤成坏一浮沤。

书生事业无多许,二寸毛锥老未休。

(0)

秋怀

形骸岁岁就枯朽,意气时时犹激昂。

水远浮鸥方浩荡,霜高残菊更芬芳。

人皆有舌是非在,劫未成灰时世长。

三百里湖行自复,子孙努力事耕桑。

(0)

秋阴出游

遮日云生忽复收,黄鸦鸣唤伴林鸠。

也知雨意逢秋作,未害山翁竟日游。

陌上驿亭双只堠,烟中渔钓两三舟。

归迟不是寻诗料,秣蹇民家偶小留。

(0)

放逐

放逐虽惭处士高,笑谭未减少年豪。

青山随处有三窟,白首今年无二毛。

正得筇枝为老伴,尽将书帙付儿曹。

饮酣自足称名士,安用辛勤读楚骚。

(0)

花时遍游诸家园十首·其一

看花南陌复东阡,晓露初乾日正妍。

走马碧鸡坊里去,市人唤作海棠颠。

(0)

和张子望洛城观花

造化从来不负人,万般红紫见天真。

满城车马空撩乱,未必逢春便得春。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