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衣著体轻,晓气蒸岚湿。
清池湛城闉,微风为磨拭。
今朝乃重九,万木犹故碧。
芙蕖久退红,衰蒲尚森戟。
岁丰农务閒,林间闻组织。
天涯一杯酒,胜日同此席。
论交真臭味,不必须旧识。
高谈璨齿白,谑浪发颊赤。
向会喜今逢,追思多古昔。
千年龙山盛,坐客看落笔。
平生跌宕意,寻胜穷履屐。
领会苟在心,傍人笑脱帻。
故为牛山会,遽作儿女泣。
古人欣佳名,且用永今日。
百年如过鸟,万事何损益。
唯思快雨来,窗竹听夜滴。
杯行莫暂停,城乌归已急。
林壑暮气生,疏钟耿明夕。
尚馀古今囊,冥搜句新得。
夏衣著体轻,晓气蒸岚湿。
清池湛城闉,微风为磨拭。
今朝乃重九,万木犹故碧。
芙蕖久退红,衰蒲尚森戟。
岁丰农务閒,林间闻组织。
天涯一杯酒,胜日同此席。
论交真臭味,不必须旧识。
高谈璨齿白,谑浪发颊赤。
向会喜今逢,追思多古昔。
千年龙山盛,坐客看落笔。
平生跌宕意,寻胜穷履屐。
领会苟在心,傍人笑脱帻。
故为牛山会,遽作儿女泣。
古人欣佳名,且用永今日。
百年如过鸟,万事何损益。
唯思快雨来,窗竹听夜滴。
杯行莫暂停,城乌归已急。
林壑暮气生,疏钟耿明夕。
尚馀古今囊,冥搜句新得。
这是一首描绘重阳节气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际关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感悟。
“夏衣著体轻,晓气蒸岚湿。”开篇便以轻盈的夏衣和清晨的湿气营造出一个舒适而又稍显潮湿的季节氛围,设置了全诗闲适的基调。
“清池湛城闉,微风为磨拭。”这里的“清池”与“微风”相呼应,再次强化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清澈的水面映射出城郭的轮廓,而细腻的风吹拂过,似乎在擦洗着这份宁静。
“今朝乃重九,万木犹故碧。”诗人提及重阳节气,万物仍旧绿意盎然,这里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的永续。
接下来的几句,“芙蕖久退红,衰蒲尚森戟。岁丰农务閒,林间闻组织。”则描绘出一幅秋收后的田园风光图:芙蓉花瓣纷飞而落,莼草仍旧挺立,而农人在这个季节里享受着富足的成果和闲适的时光。
“天涯一杯酒,胜日同此席。”诗人的心情随之展开,他邀友共饮,感叹今日之美好胜过往昔。这里不仅是对友情的赞颂,也是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
“论交真臭味,不必须旧识。”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关系的看法,即真正的交往并不需要长时间的相识,而在于品格和气质上的默契。
随后的几句,“高谈璨齿白,谑浪发颊赤。向会喜今逢,追思多古昔。”则是对友人之间交流之欢乐与深情回忆的表达。诗人在这里展现了他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和对眼前友情的珍视。
“千年龙山盛,坐客看落笔。”此句中,“千年龙山”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而“坐客看落笔”则是诗人对于书写艺术的尊重与享受。
“平生跌宕意,寻胜穷履屐。领会苟在心,傍人笑脱帻。”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跌宕起伏之美好追求,以及对内心领悟的重要性。他认为真正的理解和感悟不需他人的解说,只须存于心。
“故为牛山会,遽作儿女泣。”这里提到“牛山会”,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聚会或节日,而诗人在此情境中被触动,写下了这首诗,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伤。
最后几句,“古人欣佳名,且用永今日。百年如过鸟,万事何损益。唯思快雨来,窗竹听夜滴。”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留下佳名的赞美,以及对当前时光的珍视。他感慨于时间流逝,希望能像古人那样留下美好的名字,并期待着即将到来的雨水,以此洗净世间尘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际交往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与感悟,以及对友情、文化传承和时间流逝的深刻体会。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