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卿内子无如氏绣佛及诸人物行楷精绝诗以记之》
《长卿内子无如氏绣佛及诸人物行楷精绝诗以记之》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湖丝细嫩婴儿发,水光滟滟春云洁。

凭将圣手劈秋毛,巨斧划开枯筒节。

十日一眼九日眉,幻出白毫光满月。

衣摺瘦健貌清古,笔墨无功畦径绝。

白描设色种种工,活夺龙眠与松雪。

横见侧出灯取影,有意无意鸿没灭。

绛州淳化老定武,针锋摹出无差别。

谁能纸上卧王濛,要使赝充走殷铁。

堂上传视色生动,四坐欲言口无舌。

唐钩森紧损神情,宋绣阿娜无筋骨。

长卿秀句夺云烟,佳儿指上现青莲。

一家净侣团圞语,大胜诗人王辋川。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题为《长卿内子无如氏绣佛及诸人物行楷精绝诗以记之》。诗中描绘了一幅幅精妙绝伦的绣品景象,从湖丝的细腻到水光的潋滟,从春云的洁净到秋毛的细腻,再到枯筒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绣品比作婴儿的头发、春云的洁净、秋毛的细腻,以及枯筒的刻画,生动地展现了绣品的精致与高雅。通过“圣手”、“巨斧”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绣者技艺的精湛与非凡。

进一步,诗中提到绣品上的细节处理,如“十日一眼九日眉”,“白毫光满月”,“衣摺瘦健貌清古”,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绣品的精细,也体现了绣者对人物神韵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接着,诗人赞美了绣品的色彩运用,“白描设色种种工”,并将其与古代大师龙眠、松雪相提并论,强调了绣品艺术价值的高超。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光影变化的描绘,“横见侧出灯取影”,赋予作品以动态感和空间感。

最后,诗中提到了绣品的材质选择,如绛州淳化老定武的纸张,以及针锋的精细摹写,强调了材料与技艺的完美结合。诗人甚至想象有人能在纸上模仿王濛的风格,以假乱真,突出了绣品的逼真度和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对绣品的细腻描绘和高度赞誉,不仅展现了袁宏道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与欣赏。诗中的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红石榴·其八

灼灼红牙大火含,玉颜酡为露华甘。

施朱已似东家赤,染粉何须北地蓝。

叶作香汤争午日,花为仙酝盛琼南。

辟兵符子兼双朵,儿女纷纷角髻簪。

(0)

菊·其三

无多花蕊在篱东,不食愁将苦薏同。

朵朵霜乾犹抱蒂,枝枝露湿已当丛。

秋来栗里多佳日,岁晏陶公有素风。

天为忘忧生此物,摘来休使酒樽空。

(0)

汉关·其一

汉关南望泪痕滋,大小琵琶拨尽时。

天子何须降黄鹄,单于只解爱阏氏。

心同青草千年在,梦与香溪万里期。

长使山川少颜色,明妃生处有馀悲。

(0)

自茭塘上珠江作

双飞玉塔截东流,势落扶胥控虎头。

地有二门当大海,人无一剑起炎洲。

楼船缥缈鳖身映,宫阙虚无蜃气浮。

自古亡诸能助汉,固知遗烈在东瓯。

(0)

和柏林吊古

斜阳系马柏林松,酹酒当年独眼龙。

国建沙陀功最大,年称天祐礼还恭。

复唐岂可欺天下,继统何曾出大宗。

此日诸侯谁赐姓,故应龟鉴守藩封。

(0)

宋武帝

司马本为神汉贼,寄奴真是楚元孙。

中兴自可为昭烈,薄伐曾经至太原。

九世深雠虽已复,千年正统未能存。

刘何倘识春秋义,应向君王拜手言。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