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江林西,江林寂寂城鸦啼。
昔人何处为此曲,今人何处听不足。
城寒月晓驰思深,江上青草为谁绿。
月出江林西,江林寂寂城鸦啼。
昔人何处为此曲,今人何处听不足。
城寒月晓驰思深,江上青草为谁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月明的江边景象,融合了诗人对昔日繁华与现今荒凉的深切感慨。诗中“月出江林西,江林寂寂城鸦啼”两句,以清冷的月光和孤独的乌鸦啼叫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情境。
接下来的“昔人何处为此曲,今人何处听不足”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对比。古人曾在这月光之下创作过美妙的乐章,而今人却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旋律,这里蕴含着对往昔音乐艺术的怀念和失落感。
最后,“城寒月晓驰思深,江上青草为谁绿”两句,则是诗人在清冷的月光中,对城池内外的荒凉景象产生了深沉的思考。城墙之下,夜色已浓,而江边的青草似乎也只为了过去的人而生长,这里的“为谁绿”更增添了一份无尽的感伤。
整首诗通过月夜、乌鸦啼叫、古曲与荒凉景象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