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由来地气偏,凌寒松柏但苍然。
逾淮种橘今为枳,岂比中人性易迁。
南北由来地气偏,凌寒松柏但苍然。
逾淮种橘今为枳,岂比中人性易迁。
此诗描绘了一种对南北气候差异的感慨,以及这种自然环境变化对植物生长影响的深刻认识。开篇"南北由来地气偏,凌寒松柏但苍然"两句,便设置了整个意境:南方与北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自古有别,这种偏差导致了自然景观的不同,而即便是在严寒中,松树和柏树仍旧保持着它们的青翠。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观察之细腻,也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继而"逾淮种橘今为枳,岂比中人性易迁"两句,则转向了文化和人的层面。逾淮,即越过淮河,从南方带来的橘树在北方环境下却变成了枳(一种不太甜的果实),这是对自然条件改变对生物生存状态影响的写照。而最后一句"岂比中人性易迁",则是诗人借此抒发了对人的本性的思考:与橘树这种环境适应性相比,人的性情却容易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不仅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也透露出一份对于人性多变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南北地理气候差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力与适应性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的本性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南豳日日接英标,公外追随岂待招。
恶劝酒时图共醉,痛赢棋处肯相饶。
一抛言笑如何遣,频得音书似不遥。
独上西楼为君久,满城明月会云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