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由来视独夫,恳怀忠义报凶渠。
英谋已自输曹沫,只恨当时中副车。
大眼由来视独夫,恳怀忠义报凶渠。
英谋已自输曹沫,只恨当时中副车。
这首诗《博浪沙》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展现了对英雄豪情与忠诚义气的深刻思考。
首句“大眼由来视独夫”,以“大眼”象征力大无穷、目光如炬的勇士,直视“独夫”,即指暴君,表达了对英雄敢于直面强权的赞颂。接下来,“恳怀忠义报凶渠”,进一步强调了英雄对于忠义的执着追求,即使面对凶恶的敌人,也矢志不渝地报效国家和人民。
“英谋已自输曹沫”,这里借用了历史典故,将英雄比作春秋时期的勇士曹沫,暗示英雄虽有卓越的智谋,却未能如愿实现自己的抱负,暗含了一种英雄末路、壮志未酬的感慨。最后,“只恨当时中副车”,则表达了对英雄未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遗憾,副车通常指的是次要的战车或工具,在这里象征着英雄未能在关键时点上发挥作用,从而错失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想象与重构,展现了对英雄主义精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历史偶然性的无奈与感慨。薛瑄通过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英雄的勇气与忠诚,也揭示了英雄在特定历史情境下可能面临的局限与挑战。
双燕营巢时,双飞复双语。
轻盈柳陌风,振迅芹塘雨。
巢成近绣帏,双宿更双飞。
为蒙主人爱,不信有暌违。
四月温风起,榴花发红蕊。
拾虫还哺雏,出入无停觜。
五月教雏飞,绕巢舞乌衣。
侧避蛛丝过,斜萦柳线归。
六月雏翼老,分飞各相保。
脉脉傍珠帘,依依集兰橑。
世事有转旋,陵谷一朝迁。
昆明延劫火,甲第化歊烟。
带睡惊飞出,风沙两相失。
死生不得知,嬿婉从兹毕。
回看旧主人,粉黛成灰尘。
天高云渺渺,海阔波鳞鳞。
荏苒朝还暮,茕茕向何处。
毛凋半夜霜,泪滴三春露。
露寒霜又浓,憔悴不成容。
同心谅难隔,魂魄终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