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博浪沙》
《博浪沙》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大眼由来视独夫,恳怀忠义报凶渠。

英谋已自输曹沫,只恨当时中副车。

(0)
鉴赏

这首诗《博浪沙》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展现了对英雄豪情与忠诚义气的深刻思考。

首句“大眼由来视独夫”,以“大眼”象征力大无穷、目光如炬的勇士,直视“独夫”,即指暴君,表达了对英雄敢于直面强权的赞颂。接下来,“恳怀忠义报凶渠”,进一步强调了英雄对于忠义的执着追求,即使面对凶恶的敌人,也矢志不渝地报效国家和人民。

“英谋已自输曹沫”,这里借用了历史典故,将英雄比作春秋时期的勇士曹沫,暗示英雄虽有卓越的智谋,却未能如愿实现自己的抱负,暗含了一种英雄末路、壮志未酬的感慨。最后,“只恨当时中副车”,则表达了对英雄未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遗憾,副车通常指的是次要的战车或工具,在这里象征着英雄未能在关键时点上发挥作用,从而错失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想象与重构,展现了对英雄主义精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历史偶然性的无奈与感慨。薛瑄通过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英雄的勇气与忠诚,也揭示了英雄在特定历史情境下可能面临的局限与挑战。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赐方教授诗·其二

闻说眼空天下士,只疑身是洛阳人。

少年有学谈仁义,高论无惭问鬼神。

九载之官看教育,万言诣阙听敷陈。

曳裾巳在长沙日,知己相逢此志信。

(0)

感怀三十一首·其三十

壶公下天阙,聊以观世纷。

卖药汝南市,时人俱不闻。

顾此非我徒,飘然乘白云。

方驾双虬龙,被服九霞文。

但见北邙阪,岧峣尽高坟。

(0)

从军五更转·其二

二更月上城,照见兜鍪光。

侧身望山川,泪落百千行。

(0)

双燕离

双燕营巢时,双飞复双语。

轻盈柳陌风,振迅芹塘雨。

巢成近绣帏,双宿更双飞。

为蒙主人爱,不信有暌违。

四月温风起,榴花发红蕊。

拾虫还哺雏,出入无停觜。

五月教雏飞,绕巢舞乌衣。

侧避蛛丝过,斜萦柳线归。

六月雏翼老,分飞各相保。

脉脉傍珠帘,依依集兰橑。

世事有转旋,陵谷一朝迁。

昆明延劫火,甲第化歊烟。

带睡惊飞出,风沙两相失。

死生不得知,嬿婉从兹毕。

回看旧主人,粉黛成灰尘。

天高云渺渺,海阔波鳞鳞。

荏苒朝还暮,茕茕向何处。

毛凋半夜霜,泪滴三春露。

露寒霜又浓,憔悴不成容。

同心谅难隔,魂魄终相从。

(0)

正月廿三日得台州黄元徽书有感·其二

结交无疏戚,艰难见平生。

金石苟不渝,万里如两楹。

重山非云远,邈若辽与荆。

嬿婉岂不怀,蛇虺正骄狞。

手持故人书,心念故人情。

开书问故人,泪下如雨倾。

(0)

杂诗四十首·其十五

阴崖有乔树,乾鹊巢其颠。

朝食叶上露,暮食叶下蝉。

巢成长众雏,鸣飞一何嬛。

但愿本根固,风雨得安眠。

如何就摇落,而不抱悁悁。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