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赵莲奥剑》
《和赵莲奥剑》全文
宋 / 卫宗武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岂无三尺铁,巧事犀玉妆。

惟君匣中藏,百鍊侔步光。

小试锋莫当,崖石中开张。

会须斩奸邪,晔晔神光扬。

未逊古佩刀,公辅誇王祥。

斯物由天成,匪但工之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àoliánàojiàn
sòng / wèizōng

sānchǐtiěqiǎoshìzhuāng

wéijūnxiázhōngcángbǎiliànmóuguāng

xiǎoshìfēngdāngshízhōngkāizhāng

huìzhǎnjiānxiéshénguāngyáng

wèixùnpèidāogōngkuāwángxiáng

yóutiānchéngfěidàngōngzhīliá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把精美的剑,它不仅是实用的武器,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象征。诗人通过对剑的描述,表现了对勇气、正义和高贵品质的赞美。

“岂无三尺铁”一句,开篇便提出了一个疑问,仿佛在询问这把剑是否存在,它的长度是否达到三尺。这不仅是在描写剑的形制,更暗示了这把剑所承载的非凡意义和力量。

接下来的“巧事犀玉妆”则是对剑饰的细致描绘,犀玉妆指的是剑上的装饰,这里的“巧事”表明这些装饰工艺精湛,美轮美奂。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工匠技艺的赞赏,也彰显了这把剑的珍贵与独特。

“惟君匣中藏,百鍊侔步光”则是说这把剑被珍藏在匣中,它经过百次以上的锻炼,所以光芒闪耀。这里的“匣中藏”意味着这把剑非同凡响,是需要特别保管的宝物,而“百鍊侔步光”则形象地表达了剑经过无数次打磨和锤炼后的光泽与坚韧。

在“小试锋莫当,崖石中开张”的这两句里,诗人通过对剑锋利的描述,展现了它的实用价值。即使是轻微地试探其锋芒,也能在坚硬如崖石般的物体上留下痕迹。这既展示了剑的锋锐,也象征着正义力量的不可阻挡。

“会须斩奸邪,晔晔神光扬”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剑的象征意义。诗人表达的是,这把剑应当用于斩除世间的奸邪之徒,而它所散发的神圣光芒,是正义与勇气的体现。

“未逊古佩刀,公辅誇王祥”这两句中,“未逊古佩刀”意味着这把剑不亚于古代传说中的宝刀,它承载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而“公辅誇王祥”则是对拥有这把剑的人物品质的赞誉,表明持有者应当是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他们能够辅佐君主,带来吉祥。

最后,“斯物由天成,匪但工之良”强调了这把剑并非仅凭人力所制,而是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它的精妙不仅在于工艺,更在于它蕴含的天然之韵。这也暗示着诗人对这一艺术品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把剑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力量、勇气、正义以及工艺美学的崇尚,同时也是诗人个人品味与文化素养的体现。

作者介绍

卫宗武
朝代:宋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猜你喜欢

杂言送延平朱使君十三首·其五

晓出石城门,古道映寒日。

昔人经此地,离别已非一。

江回旧市改,水浅新洲出。

君当树荣名,契阔非所恤。

(0)

拟古十一首·其六

涉江采芳桂,日暮且徒还。

岂无葳蕤色,所往固迷端。

人生多忧患,白露凋朱颜。

盛年失道路,皓首空长叹。

(0)

唧唧曲慰友丧女四首·其一

唧唧复唧唧,问君何所忆。

生女长不成,门楣待谁立。

(0)

同路中丞登鹿门山颠

维舟访嘉隐,凌崄跻峻巅。

远水浮白日,叠岭霾苍烟。

庞公去已久,讵识躬耕田。

何功勒钟鼎,卒使高名传。

赫赫刘荆州,遗安让其贤。

此道今岂有,流尘暗弓旃。

(0)

吊司成鲁公振之已有园·其二

苍凫散尽水盈洲,白鹤那因陇稻留。

两两凤雏毛五色,背人常自宿丹邱。

(0)

禽言六首·其二不如归去

置酒高堂,佳殽且庶。白日未晡,有狂者倨。

我性亶愚,惧不我与。不我与,将必有处。

不如俛首,及昼归去。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