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鸟眠沙梦不惊,寒生水国半阴晴。
酒涵春色花边过,船载湖光镜里行。
南浦愁连芳草绿,东风歌送《落梅》声。
那堪日暮临歧别,更听河桥柳上莺。
白鸟眠沙梦不惊,寒生水国半阴晴。
酒涵春色花边过,船载湖光镜里行。
南浦愁连芳草绿,东风歌送《落梅》声。
那堪日暮临歧别,更听河桥柳上莺。
这首明代诗人张淮的《游莺脰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白鸟眠沙梦不惊”,写湖边的白鸟在温暖的阳光下安详地栖息,连梦中也无扰动,展现了湖畔的静谧与和谐。次句“寒生水国半阴晴”则通过天气的变化,暗示了湖上的微凉和景色的多变。
第三句“酒涵春色花边过”,诗人借酒带出春天的气息,酒杯中似乎蕴含着盎然春意,伴随着他漫步在花丛中,流露出诗人对美景的陶醉。第四句“船载湖光镜里行”,以湖面如镜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湖中行驶,仿佛在光洁的镜面上滑行,意境优美。
接下来,“南浦愁连芳草绿”中的“南浦”常用来指代送别的地方,芳草绿意盎然,增添了离别的感伤。东风吹过,带来了《落梅》的歌声,寓言着季节的更迭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两句“那堪日暮临歧别,更听河桥柳上莺”,在夕阳西下、离别之际,诗人更加难以承受,耳边又传来河桥柳树上黄莺的啼鸣,这声音无疑加重了离别的哀愁。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细腻地描绘了游湖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其中蕴含的离别之情。
元亮昔徙宅,欲就素心人。
少陵善邻翁,饮酒契谊真。
我今来此居,非为卜其宅。
乾坤遘灾屯,海寇肆锋镝。
焚劫遍村墟,杀人乱如蓬。
我既衰且病,日处忧虞中。
缪为国大僚,乞休恬晚岁。
可以不赀身,乃为盗贼毙。
以兹挈妻孥,造次来城居。
城中土地贵,尺地寸金如。
避难且淡薄,而敢志宽美。
幸有此虚斋,犹堪便寝睡。
床头一编书,长日聊自娱。
薰风自南来,恍似游华胥。
风尘尚簸荡,人心尚忧惕。
城守无须臾,刁斗勤旦夕。
而我以老惫,独适心靡宁。
何当洗干戈,四海歌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