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太守张都承》
《谢太守张都承》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三吴富且庶,亦复多名流。

比屋充栋书,千斛衔尾舟。

季子有遗烈,列国古鲜俦。

人生五马贵,弹压如此州。

欲雨天作云,欲晴云翳收。

幕府非无贤,大田今有秋。

不知夫如何,夙夜常轸忧。

税亩济楮币,济鲜恐不周。

刮剔锥刀馀,岂若仁义优。

藏富当在民,富民安用侯。

迤逦及间架,分毫相校雠。

陵迟必哀痛,噬脐将谁尤。

剥床既及肤,民瘼何时瘳。

公乎小留听,毋敛双眉脩。

唐虞有神算,禹皋相协谋。

芝兰撷无遗,杞梓毕见搜。

四郊固多垒,岂在一己羞。

何如勉加餐,缓带姑小留。

道听怀好音,后苑摛词头。

未解颍川组,已覆黄金瓯。

(0)
鉴赏

此诗《谢太守张都承》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描绘三吴地区的繁荣景象与地方官张都承的勤政爱民,展现了古代官吏为百姓谋福祉的形象。

首句“三吴富且庶,亦复多名流”点明了三吴地区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人才辈出的背景。接着“比屋充栋书,千斛衔尾舟”描绘了当地文化教育普及,舟船众多的景象,体现了经济与文化的繁荣。

“季子有遗烈,列国古鲜俦”赞颂了季子(即张都承)的功绩,将其与历史上其他杰出人物相比,突显其卓越。接下来“人生五马贵,弹压如此州”表达了对张都承作为地方官的赞誉,称其治理有方,如同拥有五马之尊的贵族。

“欲雨天作云,欲晴云翳收”以自然现象比喻政局变化,暗示张都承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而“幕府非无贤,大田今有秋”则赞扬了张都承手下贤能之士以及当前丰收的景象,显示其治下的繁荣。

“不知夫如何,夙夜常轸忧”表达了对张都承日夜操劳、心系民生的敬佩之情。“税亩济楮币,济鲜恐不周”描述了张都承通过合理征税,帮助民众解决经济困难的情况。“刮剔锥刀馀,岂若仁义优”强调了仁义之道的重要性,批评了仅依赖物质手段解决问题的做法。

“藏富当在民,富民安用侯”呼吁将财富真正惠及民众,反对追求虚名的官僚主义。“迤逦及间架,分毫相校雠”强调了公正无私,细致入微的治理态度。“陵迟必哀痛,噬脐将谁尤”警示了忽视民生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剥床既及肤,民瘼何时瘳”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改善民生的急切愿望。

最后,“公乎小留听,毋敛双眉脩”恳请张都承稍作停留,倾听民众的心声,不要过于忧虑政务。“唐虞有神算,禹皋相协谋”引用古代圣君贤臣的典故,希望张都承能够借鉴历史智慧。“芝兰撷无遗,杞梓毕见搜”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发掘。“四郊固多垒,岂在一己羞”提醒了治理国家需要全局考虑,而非仅关注个人荣誉。“何如勉加餐,缓带姑小留”鼓励张都承保重身体,暂时放慢脚步。“道听怀好音,后苑摛词头”表达了对张都承政绩的期待和赞美。“未解颍川组,已覆黄金瓯”以古代官员解印退职的典故,预祝张都承未来仕途顺利,功成身退。

整首诗通过对张都承勤政爱民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官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崇敬,同时也提出了对社会公平正义、民生福祉的关注。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游西湖五首·其四

乍来乍去堤边鹭,似有似无烟里山。

何人为展古画轴,尘暗缣绡浓淡间。

(0)

游西湖五首·其五

丰乐楼头沸管弦,拍床唤酒记当年。

而今寂寞空栏楯,楼下涟漪自宛然。

(0)

洋州三十景·其四横湖

三冬修竹色,六月芙蕖风。

轩窗复起处,尽入菱花中。

(0)

洋州三十景·其二十八天汉台

台外绕佳山,台中垂暇日。

龊龊绛守居,徒劳誇绍述。

(0)

遣兴

苦竹生笋四五寸,樱桃开花千万枝。

空濛野色当楼处,寂寞春寒带雨时。

已放清歌逐瑶管,旋篘新酿行金卮。

衰翁酩酊自为乐,举鞭不问并州儿。

(0)

诗一首

万叠青山拔空起,一道长江清澈底。

隔岸苍茫不见人,人家多在晴云里。

匡庐五老蓬莱山,沧洲白鹭烟波间。

随风客棹任来去,落日樵歌自往还。

绝涧孤亭倚烟树,彷佛天台石桥路。

欲访群仙跨鹤游,宁乘五马专城去。

雨过棠阴满路蹊,春深草色连庭砌。

穷檐蔀屋有茕独,待尔重临慰客饥。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